Image Modal
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中考报考 > 教育动态 > 正文

衡水中学教育模式值得深思(3)

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紫涵 2015-11-05 11:30:55

中考真题

智能内容

  三、“衡水模式”的改变及其可能

  实际上也是如此,“衡水模式”一方面取得成功,另一方面也引起了争议,其争议的焦点就在于应试教育和科学主义教育管理的结合使“教育自身”不能完全显现。所谓教育自身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实践活动,在其中,人性(在身心之内,由知情意构成)从智德体等方面得到发展,从而为未来成长提供无限的可能性”[6]。这其中,教育功能应该包括两个层面:从本体性功能出发,教育应该培养人的知情意,使之成为一个全面发展、人格健全的人。“教育应当以人性灵作为人性论。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用富含着灵性的文化陶冶和提升人性,使人从自然人提升为社会人。”[7]从实用功能出发,就个人层面而言,教育的目的在于丰富人的知识,提升人的能力,改变社会地位;就国家层面而言,教育还能提升整个民族素质,提升国家创新能力,等等。总之,教育本身是为人提供无限发展可能的实践活动。

  然而,在“衡水模式”中,教育培养的人是“考试人”,虽然过程中学生的知识、能力甚至意志品质也能得到发展,但是原本丰富的“人的其他世界及其发展的可能性”则大大被弱化甚至异化了。“衡水模式”中的学生只有一条道路可供选择。考试不成功,没有考上名牌大学就意味着人生的失败,所谓“创新”“创业”“体育”“艺术”等其他方面都被压抑。更为关键的是,当前中国的教育或多或少都是“衡水模式”,不同之处在于管理的严格程度高低。衡水中学之所以出名就是把这种教育管理模式做到极致。中国的教育没有为学生提供发展的可能性,而是走上了一条“训练—考试—名牌大学—体面工作”的“衡水模式”。它是一种单一化的工具理性的教育模式。换言之,假如“衡水模式”只是我国教育模式的一种,而且是极端的一种,也不会受到如此的批判。毕竟有些人适合走这种人生发展的道路,也能适应这种严格的管理制度。但是还有大部分人呢,有没有为他们设计更适应他们发展的教育模式和管理制度呢?这才是中国教育的危机所在。正如熊丙奇所言,单一模式下的中国教育没有未来。[8]

  正如前面提到的,“衡水模式”是当前学历竞争社会、资源分配不公以及社会阶层固化的反映。制度的合法性机制告诉人们,制度安排的约束力量不改变,制度本身不会变革,反而会去寻找更大的认同。也就是说,在外部教育制度和社会制度没有变化的情况之下,“衡水模式”也不会有大的改变,单一化的教育模式只会不断地自我强化和扩大化。要想改变这种情况,首先需要改变的是制度环境。当然,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文章只做简要探讨。

  第一,建立更加合理的中学分流教育体系。教育分流是教育体系中一项重要的制度安排,是指依据学生的学业考试成绩和学术取向测试,将学生分层别类,使之进入不同的学校和课程轨道,并按照不同的要求和标准,采用不同方法,教授不同的内容,使之成为不同规格和类型的人才。教育分流直接为学生从事不同职业和进入不同社会阶层奠定了基础。教育分流是教育实践不可缺少的环节和教育体制的构成要素,是实现多元化教育模式的重要体现。世界各国根据自身国情都有教育分流体系,如德国的主体中学、实科中学、文科中学以及综合中学等等,每一个类型都有对应的职业通道。我国的教育分流从高中阶段开始,包括普通教育以及各类职业教育。我国教育分流最大的问题就是偏重普通教育而忽略职业教育,造成职业教育的严重“短腿”。高考完全是按照普通教育的要求进行的,既不符合职业教育的特点,也造成职业教育的低人一等。当然,政府也在进行高考改革,实现两类人才、两种模式高考。第一种高考模式是技术技能人才的高考,考试内容为技能加文化知识;第二种高考模式就是现有的学术型人才高考。这种高考改革对于中国教育多元化发展是十分有益的。

  第二,建立公平的教育资源分配体制。社会最大的不公平就是教育的不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最重要的就是教育的公平。而教育的不公平就是享受教育资源的不公平。正如前面指出的那样,阶层之间、城乡之间、省域之间、学校之间的教育资源分配的不公平已经非常严重。高中教育由于不是义务教育,教育资源分配不公平的现象尤为严重。教育资源的不公平更加刺激了学历的竞争,上不了好的中学就考不上好大学,进而在社会竞争中处于劣势;教育资源的不公平也更加强化中学考试训练加严格管理的做法,因为只有这样中学才能获取更多的资源。我国应当加大教育投入,考虑把高中阶段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弱化其竞争性;取消重点学校等有违教育公平的政策体系,合理分配有限的教育资源,完善对弱势群体的资助体系,等等。

  第三,建立能力导向社会就业制度。学历社会最大的弊端就是评价方式过于单一,只重文凭不重能力,造成职业之间身份和等级差异,从而强化考试的竞争,造成教育的单一化,限制人的多元发展和就业选择。《中国青年报》曾经刊登一名清华博士当电工的新闻就反映出我国职业歧视的现状,仿佛博士做电工就是大材小用。在现代社会,学历只是就业的要素之一,两者之间没有必然联系,更不能画等号。学历只反映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而就业更多侧重岗位所需要的知识和能力。我国应该创造更公平的就业环境和制度,消除就业中学历和身份歧视,对于在就业中明显的学历歧视和社会排斥要给予法律上的惩罚,从而让不同类型的受教育者和从业者都能获得同等的机会和待遇,让每种职业都有尊严和活力,逐步改变学历导向的就业制度。这样才可以使学校获得平等竞争和发展的机会,办出特色。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4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4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