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GunWu 作者:中考网整合 2016-01-19 15:46:38
从医学上和心理学上讲,学生过度的考试焦虑,影响自身能力的充分发挥,往往有多方面的原因,其中学生自己的不良的心理暗示导致“相悖意象”的产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
什么是相悖意象?家长帮权威认证的特高级业余心理学家吴铮老师来解释一下。
比如到了一些重大时刻,比如中考高考烧烤等,我们一直跟自己说,我不紧张,其实越说就越紧张。
到了演讲的时候,哪怕面前就是三个人,还有一个睡着了,咱们也会想尽办法让自己冷静,结果越来越激动,一张口就是“大家好,我叫不紧张,我姓吴,大家就叫我小王吧”这样的口误,结果是越来越严重。
到了要睡觉的时候,我们会努力跟自己说,别瞎想,赶紧睡觉,别去想什么芈月传,芈月传已经看了好多集了,还真不错,可以学到好多历史知识,比如张仪勤奋学习的故事,张仪的口才了得,跟诸葛亮有的一拼,诸葛亮是三国时期的一哥,没有他曹操早就把蜀国灭了,曹操是历史上跑得最快的人-说曹操曹操到,是不是很快,不过刘翔跑的也很快,可是他退役了,这几年退役的好多啊,科比居然也退役了,还好小鲜肉也不断出现,比如tfboys,可惜这三个帅哥不拍电影,不然可以演芈月的儿子……
为什么会出现考场中的“相悖意象”?这实际上是一种消极的自我暗示的影响。一旦我们有了第一次的紧张与压力体验后,我们就会记住它,在下一次遇到同样的状况时,我们就会想到也许会紧张,在心理提醒自己“千万别紧张”,而这“千万别紧张”恰恰起了一种暗示作用,在内心里唤醒了自己的紧张的情绪体验。
那么,如何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1、简单化
在一次重要的比赛上,一位国内跳高运动员面临着冲击金牌的最后一跳。教练对他说:“跳过这两厘米,你的房子就到手了,南北通透的哦。”结果,他就是没跳过这两厘米。
在洛杉矶奥运上,当受了伤的跳水王子洛加尼斯同样面临着冲击金牌的最后一跳时,教练对他说的是“你的妈妈在家等着你呢。跳完这轮,你就可以回家吃你妈妈做的小馅饼了。”洛加尼斯用他的毅力和精神风貌征服了裁判。
同样的暗示性的诱导,一所房子与妈妈的小馅饼,在运动员的心理上为什么会产生如此不同的效应呢?
肯定会有人说,人家外国人不缺房产。其实不是这样,在压力很大的时刻,你再施以重压,可能就把那根弦压断了。所以在考试前绝对不要想,考好了房子就是我的了(想太多),也不要想考得不好我到家之后又要接受男子单打或者男女混合双打了。
我们需要想的是,考完了我就开始进入我的寒假生活了,我要去堆雪人、踏青、放风筝、盗墓,我要把自己融入自然,让自己的心灵得到净化……
2、精炼化。
暗示的目的是为了调动潜意识的力量。因此,不能用复杂的语言进行描述,因为潜意识不懂得逻辑。应采用“我能行。”“我一定能成功。”“我会学会的。”“我一定能考出好成绩。”等简单精练的语言进行暗示。
这里面就得说说我自己了,我以前对付考试焦虑是怎么做的呢,我会详细的说服我自己我一定能考好:首先我这学期没有参与打家劫舍街头斗殴等非法活动,学校不会扣我的分数,其次我这学期学的很认真从来没有旷课,除了有一次我家的钟停了我在家呆了三天,再次我这学期没有什么不会的内容,有一些比较难的知识点老师已经说明了考试不考,有哪些知识点呢,分别是什么什么和什么什么……
每当我默念这些的时候,我的同学以为我念经祷告呢。等我念完了,别人已经开始答题了。
但是这并不是结束,恰恰是个开始,因为一小时之后我又开始紧张,因为我发现旁边的同学已经做到试卷最后一题了,于是我不得不一字一句地又默念了一遍刚才的“安魂曲”。这样时间又被浪费不少,而且后来我才发现那个同学是倒着做题的。
3、积极化。
如,在学习中,有的人对自己充满信心,相信自己“很快就能学会”,有的人则缺乏信心,怀疑自己“根本学不会”。两种不同的心态,学习效果就大相径庭。前者属于积极的暗示,即使遭遇失败,也不当一回事,只把学得好的印象深深印在脑子里,结果可能很快就会了。而后者则属于消极的暗示,往往把失败的印象留在脑海中,这样学起来可能要花很长的时间和精力。
大家都知道江湖上有一个墨菲定律,你越担心的事情,它就越可能发生。用中国的老话说就是怕什么来什么。所以大家给自己的暗示最好也是积极的,不要在考前一直想如果考的不好会怎么样,会不会被施以新世纪十大酷刑,会不会被灌辣椒水、坐老虎凳,自己还能不能活到除夕这样的悲情下场,咱们应该想,我这么在乎,一定能考好。
4、反复刺激。
刺激潜意识往往不是一次所成功的,需要不断重复,并形成稳定的习惯。因此,每天晚上临睡前或早晨醒来,可用激励性的言语给自己进行积极的暗示,也可把重复性的信念写下来贴在或放在你每天都能经常看得见的地方,每天早晚大声地说出来或在心理默默地说5到10遍。
其实每个人的脑海里都有两个小人,一个积极小人,一个消极小人。这两个打得不可开交,胜负难辨,咱们要做的就是不断给积极小人撑腰,直到把消极小人给弄死。
5、期望合理化
有些人对自己的期望非常高,就像一个孩子刚刚学会爬行,就开始研究运载火箭,并且准备在能走的时候用火箭把自己送上天,这个其实是不现实的。
“我一定要拿金牌”,“我一定要考第一”,“我一定要做得最好”,“我一定要成为华人的骄傲”,这是常见的比较大的期望。
这里,涉及到竞争的因素,能够“拿金牌”,“得第一”,“做得最好”的人毕竟只有一个或者说仅仅是极少数,正如参加重大的体育比赛,比赛的双方都在想,“我一定要赢”,然而总有一方会输,即使这一次没输,说不定在另外的某一次比赛中也有失利的时候。这就会给你带来“相悖意象”的心理体验。
因此,对自己的暗示不应绝对化,而应合理化。如,“我能行”,“我有信心考出好成绩”,“我能发挥得更好”,“我能做得更好”。这样的话是最适当的,因为,任何人做到这一点都是可能的。
不要去想,我一定要超越王二蛋,我一定要用成绩碾压张大锤,等等等等。而应该想,我一定要超越自己,因为敢于超越自己的人,才有资格获得成功。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