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紫小涵 2016-12-21 12:50:08
一、命题范围与原则
(一)命题范围
以《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和本地区现使用的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化学》(九年级上、下两册)为基准。
(二)命题原则
试题要有利于素质教育的实施,有利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利于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力求稳中有变,稳中有新,逐步适应课程改革的思想和要求,适当增加开放性试题;力求与生产、生活实际相联系。试题应:
1.关注双基考核,体现能力立意;
2.关注生产生活,突出实践体验;
3.关注能力测试,基于实际问题;
4.关注学习过程,注重学习方法;
5.关注实验规则,保障实验安全;
6.突出创新开放,确保科学严谨。
二、考查内容及标准
根据《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初中化学学科学业考试的考查内容包括“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五个方面。下面对各部分的考查内容、标准具体说明如下:
(一)科学探究
1.初中学生的化学实验技能应达到的要求
⑴能进行药品的取用、简单仪器的使用和连接、加热等基本的实验操作。
⑵能在教师指导下根据实验需要选择实验药品和仪器,并能安全操作。
⑶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⑷初步学会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⑸初步学会根据某些性质检验和区分一些常见的物质。
⑹初步学习使用过滤、蒸发的方法对混合物进行分离。
⑺初步学习运用简单的装置和方法制取某些气体。
2.初中学生需要完成以下学生实验
⑴粗盐中难溶性杂质的去除。
⑵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⑶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
⑷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⑸燃烧的条件。
⑹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⑺溶液酸碱性的检验。
⑻酸、碱的化学性质。
(二)身边的化学物质
1.我们周围的空气
⑴说出空气的主要成分,认识空气对人类生活的重要作用。
⑵知道氧气能跟许多物质发生氧化反应。
⑶能结合实例说明氧气、二氧化碳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⑷初步学习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方法。
⑸了解自然界中的氧循环和碳循环。
2. 水与常见的溶液
⑴认识水的组成,知道硬水与软水的区别。
⑵了解吸附、沉降、过滤和蒸馏等净化水的常用方法。
⑶认识溶解现象,知道溶液是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的。
⑷知道水是最重要的溶剂,酒精、汽油等也是常见的溶剂。
⑸了解饱和溶液和溶解度的含义。
⑹能进行溶质质量分数的简单计算。
⑺认识溶质质量分数的含义,能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⑻能举例说明结晶现象。
⑼能说出一些常见的乳化现象。
⑽了解溶液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意义。
3.金属与金属矿物
⑴了解金属的物理特征,认识常见金属的主要化学性质,了解防止金属腐蚀的简单方法。
⑵知道一些常见金属(铁、铝等)矿物;知道可用铁矿石炼铁。
⑶知道在金属中加入其他元素可以改变金属材料的性能,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合金。
⑷认识金属材料在生产、生活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⑸认识废弃金属对环境的影响和回收金属的重要性。
4.生活中常见的化合物
⑴认识常见酸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知道酸碱的腐蚀性。
⑵初步学会常见酸碱溶液的稀释方法。
⑶了解用酸碱指示剂(酚酞、石蕊)和pH试纸检验溶液酸碱性的方法。
⑷知道酸碱性对人体健康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
⑸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
⑹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
⑺列举生活中一些常见的有机物,认识有机物对人类生活的重要性。
(三)物质构成的奥秘
1.化学物质的多样性
⑴认识物质的三态及其转化。
⑵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
⑶能从元素组成上认识氧化物。
⑷知道无机化合物可以分成氧化物、酸、碱、盐。
⑸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2.微粒构成物质
⑴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
⑵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
⑶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
⑷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
3.认识化学元素
⑴认识氢、碳、氧、氮等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常见元素。
⑵记住并能正确书写一些常见元素的名称和符号。
⑶知道元素的简单分类。
⑷能根据元素的原子序数在元素周期表中找到指定的元素。
⑸形成“化学变化过程中元素不变”的观念。
4.物质组成的表示
⑴能说出几种常见元素的化合价。
⑵能用化学式表示某些常见物质的组成。
⑶利用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进行物质组成的简单计算。
⑷能看懂某些商品标签上标示的组成元素及其含量。
(四)物质的化学变化
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⑴认识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了解化学反应的本质。
⑵知道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伴随有能量变化,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
⑶知道催化剂对化学反应的重要作用。
⑷初步形成“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可以转化”的观点。
2.认识几种化学反应
⑴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⑵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⑶知道利用化学变化可以获得新物质,以适应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3.质量守恒定律
(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3)能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进行简单的计算。
(4)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五)化学与社会发展
1.化学与能源和资源的利用
⑴认识燃料完全燃烧的重要性,了解使用氢气、天然气(或沼气)、液化石油气、煤气、酒精、汽油和煤等燃料对环境的影响,懂得选择对环境污染较小的燃料。
⑵认识燃烧、缓慢氧化和爆炸发生的条件,了解防火灭火、防范爆炸的措施。
⑶知道水对生命活动的重大意义,认识水是宝贵的自然资源,树立保护水资源和节约用水的意识。
⑷知道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社会重要的自然资源,了解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资源。
⑸知道石油是由多种有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了解石油通过炼制可以得到液化石油气、汽油、煤油等产品。
⑹了解我国能源与资源短缺的国情,认识资源综合利用和新能源开发的重要意义。
2.常见的化学合成材料
⑴知道常见的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其应用。
⑵了解使用合成材料对人和环境的影响。
⑶认识新材料的开发与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
3.化学物质与健康
⑴了解某些元素(如钙、铁、锌等)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
⑵知道一些对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的有机物(如葡萄糖、淀粉、油脂、蛋白质、维生素等)。
⑶知道某些物质(如一氧化碳、甲醛、黄曲霉素等)对人体健康的影响,认识掌握化学知识能帮助人们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⑷初步认识化学科学发展在帮助人类营养保健与战胜疾病方面的重大贡献。
4.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⑴认识处理“三废”(废水、废气和废渣)的必要性及一般原则。
⑵了解典型的大气、水、土壤污染物的来源及危害。
⑶认识合理使用化肥、农药对保护环境的重要意义。
⑷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品的意识,认识化学在环境监测与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
三、命题要求
1.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的方式,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应落实在其他各主题的考查中,不宜孤立地进行探究方法的考查。
2.书面考试的命题,应注意密切联系生产与生活实际,着重考查学生对熟悉物质的组成、性质、变化的理解及运用有关知识解决生产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实验考试的命题可以考查学生实验设计、实验操作、实验观察和实验信息加工等方面的能力。
3.命题时,不宜考查学生对有关概念的记忆和复述,而应重视概念之间的相互联系,考查学生从定性、定量角度分析物质的组成;要将微观与宏观联系起来,引导学生运用微观知识解释宏观现象的能力。
4.命题时,要通过生动、具体的化学变化现象,考查学生运用化学变化规律分析有关化学现象的能力;在考查有关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时应注意基础性,不宜涉及多个化学方程式的计算,也不宜涉及反应物不纯、原料损耗并存的计算。
5. 命题时,不宜强调对化学与社会相关知识的简单记忆,而应该从科技发展的前沿、从人类可持续发展中遇到的重大问题作为试题的背景材料,问题要有一定的开放性;在考查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使学生感受化学对改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树立珍惜资源、爱护环境、合理使用物质的观点。
四、试题难度、试卷长度与分值比例
(一)试题难度
1.为了便于甄别和选拔,试卷要有一定的区分度,所以整卷试题按照易、中、难分值比例拟定为7(0.75-0.95):2(0.55-0.75):1(0.35-0.55)。
2.整卷试题难度系数拟为0.75。
(二)试卷长度
考试采用笔试、闭卷方式进行,采用16开8页布局,五道大题,满分值为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三)分值比例
科学探究约占18%,身边的化学物质约占41%,物质构成的奥秘约占11%,物质的化学变化约占12%,化学与社会发展约占18%。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的试题分值分别渗透在知识和技能目标中考核。试题中主干知识考查覆盖率为100%。
五、试卷题型、赋分与说明
(一)选择题(包括单选、多选)共15小题(1~12小题每题有一个正确选项,13~15小题每题有1个或2个正确选项)每题2分,共30分。
【题型说明】这类试题可以测量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记忆、理解、分析的能力,并且具有评分标准客观和考查范围广的特点。但在考查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探究能力等方面功能不如主观题。因此,选择题应立足于考查学生发展所必需的化学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选择题命题要求是:科学严谨,选项准确无歧义,难度不宜过高,避免出现天平平衡问题、计算型推断题、不外加试剂型鉴别题,情景创设应贴近学生的生活。
(二)填空题拟定24分
【题型说明】填空题的特点是侧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知识的相互联系和综合性。同时填空题不像选择题那样设置备选项,可以避免选项的提示和暗示。对填空题而言,除基础性、科学性、难度适当、情景贴近学生生活等基本要求外,设问应灵活且要求明确(必要时还应在所填空格后加指导语),要有利于学生展现对相关学习内容的掌握情况。填空题的命题要求是:避免答案字数过多。
(三)简答题拟定9分
【题型说明】简答题在考查学生较高层次能力方面有选择题、填空题无法替代的功能。同时,学生思维的严密性、科学性、完整性、创造性和文字表达能力在解简答题的过程中也能得到较好的体现。简答题的命题要求是:情景新,探究性强,有一定的开放性,能考查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答案灵活同时又要便于阅卷者评判。适宜考查资源、能源、环境、健康、材料等方面的内容,避免出现有关实验的问题。
(四)实验题拟定25分
【题型说明】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探究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式。实验探究的过程是学生科学素养的展现过程。实验探究题通过明确问题、设计实验、观察解释等环节设计问题,考查了科学探究方法的八个要素;通过列举资料、思维辨析等考查学生对比较、分类、概括、抽象等科学方法的应用能力。试题的创设一般在某一特定的情景下展开,这些情景真实、生动,学生解答试题的过程恰似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学生调用自己已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在兴趣、责任的驱使下,有充分展示自己探究能力的空间。实验题往往能够充分体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实验题的命题要求是:实验探究题适宜以填空、表格的形式出现,避免答案字数过多。
(五)计算题拟定12分
【题型说明】计算题通过对化学计算技能的考查测评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与包含计算的选择题、填空题不同,计算题要求学生完整地展现思维过程,属于主观题。考虑到初中化学的启蒙性和基础性,课程标准对学生的化学计算技能没有提出过高的要求。因此,化学计算题的命题要在基础性、应用性和综合能力考查上把好关,要体现与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减少为计算而计算的题目。计算题的命题要求是:计算过程简单,不宜繁琐。适宜文字叙述型和图像型计算,避免表格形式的计算题。有关化学式的计算,避免出现有关两个或两个以上化学式的同时计算;计算题中涉及到教科书中未出现的化学方程式要给出。
注:涉及考查化学方程式的每个化学方程式分值为2分。
点击查看:2017年齐齐哈尔中考各学科考试说明汇总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