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17-02-14 11:12:27
我们这一年去得真巧!次年的进香期,正是奉军初打下北京,人民极恐慌的时候,听说烧香的只剩数十人了。这两年中,北方人民宛转于军阀的铁蹄之下,哪有展眉的日子。今年虽把军阀驱除了,但因迁都之故,报纸上常说北平快成一座废城了,无限的失业者把这座大城点缀得更荒凉了。妙峰山娘娘之神,从前托了国都之福,受了无穷的香火;自今以往,怕要忍着馁吧?明年我北返,当再去看一下。如果山上殿宇竟衰落得成了一座枯庙,则这本《妙峰山》真是可以宝贵了:我们这件工作总算抢到了一些进香的事实,保存了这二百数十年来的盛烈的余影!
因为这个缘故,所以有人批评这本《妙峰山》编得不好的时候,我总回答道:“这是仅有的一部书了!这不是编制的好坏问题,乃是材料的有无问题!”
今年五月,回到北平,访容希白先生,见他书架上放着一册《妙峰山琐记》的稿本。拿来一看,其中讲地理,讲古迹,讲风俗,讲道路,讲庙宇,都非常精密;而香会一项比我们所抄的竟多出了两倍余,尤出我的意外。把我们出版的《妙峰山》和它一比,显见得我们的质料太单薄了。我惊奇世上竟有这样一本正式研究妙峰山的著作;我又欣喜世上竟有这样一个注意民众信仰问题的学者!忙问希白:“这本书是怎么来的?”希白说:“那是满洲人奉宽先生做的,他已有五十余岁了,他把这部著作送到燕京大学来,是希望大学里替他出版的,但未必能如他的愿。”我说:“那好极了,可以让给了中山大学的民俗学会了!”于是请于中大当局,这部书就和我们《妙峰山》同收在《民俗丛书》里了。
这书分四卷:第一卷讲的是从德胜门,西直门到阳台山一路的风物;第二卷讲的是中道和中北道;第三卷讲的是南道,滴水岩,北道和中南道;第四卷讲的是妙峰,灵感宫,五元君及各处的茶棚社火。书名虽为“琐记”,其实是很有系统的著作。
作者的游踪,在书里可以看见的,他于光绪丙申(二十二,公元1896)即已奉母朝山;那时是由北道上,由中道下的。从民国甲寅(三,1914)以后又连年与妻和子同去,走的大抵是中北道和南道,北道也走过。因为他有了这三十余年的见闻和经验,加以他的浓厚的历史兴趣,到处寻访古迹,一碑一碣都经过他的摩抄,所以他讲得头头是道,引用书证物证数百种,记载再切实不过。书中时有辨方志及传说的谬误。如“杨家将”的故事盛传北方,因其势力之大,弄得到处留着他们的遗迹,一班人已决不能不信他们曾经到过北平一带作战了。但他说:
[火焰头]此处有小山脉从南来,逶迤接地而伏。土人因半天云岭下有地名水源头,故连类及此,呼为火源头。“源”字不伦,易以“焰”字;且谓孟良盗骨烧昊天塔,由此纵火。按孟良盗杨无敌骨于昊天塔事,见元人所撰杂剧。……物昊天塔远在京城西便门内,安能由此纵火?则荒诞矣!
考百望山,俗呼望儿山,云是余太君望杨六郎处。……西殿石佛一尊,……其首为人盗去。据手印,为释迦牟尼像。谷谓佘太君像,非也。杨无敌父子与契丹交战,初未尝一至幽燕,则太君望儿,六郎挂甲,孟良放火等事,固皆子虚乌有。
这样辨证,不必费辞而传说之虚妄已立见。又如考阳台山云:
大觉寺……内西北院为龙王堂,有辽咸雍四年阳台山清水院创造藏经记碑。……碑中语及碑阴题额,阳台皆“阴阳”之“阳”。而陈天祥金仙寺碑,《日下旧闻》,王昶《金石萃编》,光绪《顺天府志》,皆作“场谷”之“场”,盖相沿于明宣德三年四月初七日,正统十一年十一月初一日御制大觉寺碑。萃编按语且云,“曾于乾隆戊戌亲见此碑”。乃亦误书“场”字,殊不可解。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