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紫小涵 2017-06-18 11:49:11
一、命题指导思想
命题要依据《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确定考核内容与要求;简化题型类型,丰富题目内涵和形式;重视新情境、新材料、新问题的引入;体现基础性、发展性、科学性、人文性;考核内容要与学生的认识能力和理解能力相适应。
基础性:面向全体学生,主要检测学生对历史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的掌握和运用情况,杜绝偏题、怪题。
发展性:关注学生的发展,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个性特长,重视情感教育,体现对创新精神的考查。
科学性:考试内容要准确反映历史学科的要求,试题编制要科学合理,表述严谨、规范。
人文性:体现人文精神。密切联系实际,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时代。注重人文素养的考查,体现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二、考试内容
(一)考核目标与要求
历史考核目标涉及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层次、多角度内容。《历史课程标准》对历史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提出了识记、理解、运用三个层次的要求。
识记:要求记住构成历史基础知识的时间、地点、人物、文献、事件等要素,识别重要的图、像、画;通过阅读和观察、感知和体验的过程,去获取历史信息,并能准确地表达出来。凡《历史课程标准》中使用列举、知道、了解、说出、讲述、简述、复述等行为动词的内容为识记层次。
理解:在识记的基础上,对所学的历史内容进行归纳和整理,形成对基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问题的初步认识。凡《历史课程标准》中使用概述、归纳、理解、说明、阐明、认识等行为动词的内容为理解层次。
运用: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凡《历史课程标准》中使用分析、评价、比较、探讨、讨论等行为动词的内容为运用层次。
(二)考试范围
七年级上册:第10、11、16课(共3课)
七年级下册:第13、23课(共2课)
八年级上册:第1、2、3、4、5、6、7、8、10、11、15、16、17课(共13课)
八年级下册:第1、2、5、10、11、13、19、20、21课(共9课)
九年级上册:第8、9、10、11、12、16、17、19、20、22、23课(共11课)
九年级下册:第3、4、5、6、7、9、10、11、17、18、19课(共11课)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1、试题类型:试题由选择题(单项选择)和非选择题(含材料解析题、简答题)构成。
2、内容比例:中国史约30分,世界史约20分。
3、题型比例:选择题24分,非选择题26分。
4、题量设置: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非选择题共3小题(体现中国史、世界史和中外综合的考查)。
5、难度控制:约0.60—0.65。
6、难易题比例:易、中、难题的比例约为6:3:1。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