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轮中考复习备考周期正式开始,中考网为各位初三考生整理了中考五大必考学科的知识点,主要是对初中三年各学科知识点的梳理和细化,帮助各位考生理清知识脉络,熟悉答题思路,希望各位考生可以在考试中取得优异成绩!下面是《2018中考备考:三招增加英语单词量》,仅供参考!
三招增加英语单词量
最近看见有读者在一篇文章下留言,问如果初中生连10个词汇量都没有,我所说的阅读方法还有效吗?
首先,不论我的方法是否有效,但要找到一个初中生连10个英语词汇量都没有,我想应该算是一件难事吧!因为英语单词数字从一(one)到十(ten)就已经有10个词汇量了。还不包括日常用的“Hello,Thanks,Yes,No"等等简单的单词。
我遇见过单词量少的孩子,但是至少他的词汇量也有1、200个吧!这个孩子是在听了我的网络公开课后加了我的微信。他给我发消息说,他叫阿强,在读初二,英语成绩特别差,发现英语单词词汇量少。意识到自己的问题之后,他买了几本单词书背单词,可是并没有什么效果,他想知道有什么办法能帮助他增长单词量。
英语单词“内存”不足?用3招单词量猛涨!
首先我问了阿强一个问题,你买的单词书是按照首字母依次排列的吗?他说:“老师你怎么知道呢?我就是买的按照字母排列的单词书,可是我觉得我每次背着背着自己都糊涂了。”
我接着问他,你有没有觉得背课本自带的单词表更加容易呢?大概他思考了一会儿,才回复我,对,好像是这样的。所以这时候就有背单词秘籍的第一招就出现了。
第一招:背乱序的词汇书
很多时候,不是大家背不住单词,而是面对着大量的单词不知从何下手。买那种顺序排列的单词书,很容易背着背着背不下去了,每次不断重复A开头的还没背完就直接放弃了。所以,买单词书一定要买乱序排列的,可以让你的大脑时刻保持警惕。
阿强又说:“虽然我背英语书的单词表会好一点,但是我死记硬背还是不太能记住。”我告诉他英语单词你一个个死背的话,效率其实不高。这时候需要使用第二招。
第二招:口脑手并用
背单词的时候,看见自己熟悉的单词,请遮住它。然后在口中拼读一遍,检查发现没问题就跳过。如果是自己但凡有一点恍惚的词,单独拿一个本子抄下来,最好还要有中文意思和相关的用法。
本子的每一页大概20个单词,成为一个列表。
英语单词“内存”不足?用3招单词量猛涨!
阿强抱怨道:“这样背单词感觉工作量很大,真的会记住吗?”我回复他其实还不完呢,接下来的第三招才是至关重要的。
第三招:重复记忆
按照前面两招做了之后,我们可以获得一个单词本,每页20个。学生自己抽空每天记2至3页的单词,如果发现个别单词记忆还是有问题就标记重点符号,可以在睡前重点记忆。次日背单词前,先浏览一下前一天的单词,再开始新一天的记忆。坚持不断重复记忆,自己逐渐掌握后可以提高记忆量,但是一天最好不要超过100个单词。毕竟你还要学习其他科目,可以自己灵活调整。
我语重心长的对阿强说:“这整个过程很麻烦,但是慢工出细活。你想要增加词汇量,就得踏踏实实地去记。”
英语单词“内存”不足?用3招单词量猛涨!
最后,我还给阿强提供了一个的方法,就是把单词记忆带入到口语化的句型中,而且是越简单的越生活口语化的句型越好。
推荐阅读:英语单词的最佳记忆技巧
1.逻辑记忆:
通过词的本身的内部逻辑关系,词与词之间的外部逻辑关系记忆单词。(1)把几个字母看作―个来记如:(ight)light,right,6Sht,night,might,sight,tight。(2)外旧内新,如:bridge(桥)看成 b+ridge ridge(山脊);sharp看成s+harp harp(竖琴)。(3)外新内旧,如:cleave (劈开)看成c+leave;tact(机智)看成t+act。
2.联想记忆:
(1)音与形的联想,即根据读音规则记忆单词。(2)形与义的联想,如:eye把两个e看成两个眼。banana把a看成一个个的香蕉。bird把b和d看成两个翅膀。(3)象声词,联想实际的声音,如:gong锣、coo咕咕声。
3.分类记忆:
把单词进行分门类如:动物,植物等,进行分类记忆。你可以找一本分类字典作为参考。
4.卡片记忆:
自制作单词卡片随时随身进行记单词,卡片写上单词的词形、词性、词义、音标、搭配、例句等。
5.感官记忆:
记单词时,不要只用一种感官,尽可能地用多个感官,耳听、嘴读、手写、眼看、心记等。
6.软件记忆:
有电脑的可利用电脑软件进行记单词,如:开心背单词、开天辟地背单词、我爱背单词等。
7.构词记忆:
利用构词法,通过分析词根、前缀、派生和合成等记忆单词。
8.图表记忆:
利用形象的图表进行记忆,它的优点是意、形、物直观地结合到一起。你可以找一本英语图解字典作为参考。
9.游戏记忆:
通过自己和集体做游戏的气氛中进行记忆单词。
10.歌曲记忆:
通过唱英语歌曲记忆单词,“听霸”“听力超人”等软件中有许多英文歌曲,并配有歌词和译文。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