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中考备考 > 中考家长 > 家长必读 > 正文

初中家长应该如何鼓励孩子呢?

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17-11-27 13:43:16

中考真题

智能内容

  鼓励孩子应该掌握的几条原则:

  第一、不要给孩子消极的期望。

  当一个家长要求孩子第二天早晨自己收拾书包时,应该说:“我相信你能做到这一点。”而不是说:“你能做好吗?”后一种表示会使孩子自己也怀疑自己是否有完成这个任务的能力,在具体做的时候就不是努力去做,而是容易气馁,半途而废,招致失败。

  第二、不要对孩子提出不合理的高标准。

  家长和老师都希望孩子上课能够时时刻刻专心听讲,每天都能够做到作业本整整齐齐,

  穿着干干净净,然而,这对于上幼儿园、小学的孩子来说大多数人是不可能做到的。所以,家长不能对孩子期望过高,不要使孩子觉得他们始终达不到预想的标准,这样的孩子会过早

  地失去童真和快乐。

  第三、不要设置双重标准。

  很多家长对孩子要求很高、很严,却对自己用另一套标准。例如,有些家长朋友要求孩子东西从哪里拿的就要放回哪里,可是自己却常常乱丢东西;他们要求孩子一回家就做作业和家务,而自己却可以一回家歇一歇,什么也不做。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孩子感到不服气。

  第四、家长必须学会接受孩子的一切,包括他们的缺点。

  打个比方说,当孩子做作业错了几道题后,家从往往不能够容忍,他们不是注意到孩子在20道题中做对了15道,而是紧紧盯住了错误的5道题。如果家长想帮助孩子进步,又总是着眼于他们的缺点,那就会使孩子失去自信心。试想一下,如果总是有人在提醒你记住你的缺点,那会怎么?你会有自信心吗?只有当人们认识到自己总体上讲很不错,并相信自己有能力改进的时候,才能改善自己的行为。所以,作为家长,对孩子出现错误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出错是每一个正常孩子都会有的事情,首先要肯定孩子好的一面,然后再帮助孩子改进不足的一面,让孩子感觉到,错误是应该改正的,错误是能够改正的!

  第五、给孩子一个积极的态度,而不是代替干预。

  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家长对正在做事情的孩子挑三拣四,嫌孩子干得不好,最后干脆自己动手,不让孩子插手了。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孩子越来越懒。家长代办多,会养成孩子好吃懒做,依赖性强,动手能力差,责任感差等诸多问题。因此,当孩子正在尝试着解决一个问题或者正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家长不要去干预,更不要包办代替,因为干预表达了一种暗示:“你没有能力把这件事情做好。”如果是孩子请求你帮助他,那你应该用建议的方式表达你的意见,而不是象医生开“处方”式的,给孩子现成的答案,你可以这样陈述你的意见“如果。。。。。。你想想会发生什么呢?”“你有没有考虑过。。。。。。?”“我发现。。。。。。很有帮助。”等等。如果孩子为了得到你的注意,不愿意独立思考和行动,请求你的帮助时,你就应该告诉他,你对他的能力充满信心:“你以前就做得很好,所以,你现在也一定能够做好的!”

  只有你相信自己孩子的时候,孩子才会相信自己。不要总是说:“你能够做好吗?”“你要是做不到怎么办?”如果我们的家长朋友不相信孩子,孩子就难以培养自信心,家长应该学会少看孩子的错误,多表达对孩子的信任,应当机敏地指出孩子所做努力的积极的一面。

  第六、重视孩子的贡献、自身价值和优点。

  要想使孩子感觉良好,就要使他们感觉到自己是有用的人,并且知道他们的贡献确实有用,受到重视。

  很多家长说自己孩子时,总是把他们说得一无是处,在家里又什么都不让孩子做,因为孩子做什么都难以达到家长的高标准。要想使孩子觉得自己有用,家长应该客观地评价自己的孩子,肯定孩子的长处,帮助孩子用自己的特长为家里做出一份贡献。

  例如,孩子擦玻璃擦不干净,但是擦其它的东西做得很好;扫到扫不干净,但是去取牛奶买早点却很麻利。。。。。。;我们总能发现和培养出孩子做某件事情的特长,使这件事情成为孩子的“专利”,常常赞扬他,鼓励他越干越好。这样,孩子当然会为自己在家庭中的“重要位置”而感到自豪和自信。

  第七、鼓励每一个进步,而不是关注最终的成就。

  家长朋友们常常关注孩子的期中考试,或者关注孩子参加什么比赛得了几等奖,却忽视平时的每一个微小的进步,这样做的结果会使孩子索性不去尝试每一个微小的努力,因为他一下子看不到长远的后果,又缺乏耐心和意志。因此,家长需要对孩子的每一个进步都有鼓励,使他们的正确行为得到强化。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4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4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