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中学生作文 > 作文素材 > 正文

初中作文素材:杜甫的悲悯心肠4000字(2)

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17-12-05 11:11:56

中考真题

智能内容
 
  二十岁以后十余年中,杜甫过着漫游的生活,遍历祖国名山大川。虽然这期间他落过第,结过婚,但这并不影响他的游历生活,何况在他33岁时,忽然在洛阳遇见李白,后又在梁、宋一带为豪侠之游。李白,这位青莲居士,这位名震天下的大诗人,他的特殊风采和出众才华,深深吸引了杜甫。杜甫除了与李白在一起樽酒论文,同榻论诗而外,还同到梁(开封)、宋(河南商丘)去寻采瑶草,还深入到道家圣地王屋山上的清虚洞,意欲寻仙修道,采取灵药。可是他们想参拜的有道之士华盖君并未成仙,却像凡人一样死了。李白于是对杜甫说:“完了完了,连华盖君都成不了仙,我们肯定也成不了,还是回去吧。”于是他们才不得不走回头路。他们虽然求仙未成,但他们的才华意气依旧飞扬,依旧上下古今不可一世。这样的家庭,这样的生活,这样的际遇,为什么就不能天真活泼呢?可以说杜甫35岁以前,都还是一个裘马轻狂的青年。
 
  可35岁以后为什么忽然就变得忧郁起来呢?情况大概是这样的:35左右,杜甫到长安求取官职,因为35岁的人毕竟不是小孩了,不能整天到处逛荡。那时杜甫还是踌躇满志,信心百倍,所谓“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就是他当年的内心写照,凭借自己的才干,他试图“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以实现自己的宏愿。可是,事与愿违,当时朝廷权柄由奸相李林甫等人把持,有识之志根本难以入仕。而大概是在这时,他的父亲去世了,生活因此突然变得很艰难起来。而在这之前不久,他最敬爱的姑母也去逝了(杜甫幼年失母,主要是姑母带大的),这在他的心里留下了难以抚平的创伤。而此时为了生存,为了求官做,他又不得不奔走于权贵门下,作诗投赠,希望得到他们的引荐。此外,他还多次向玄宗皇帝献赋,如《雕赋》、《三大礼赋》等,玄宗极赏识他的文才,让他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但由于李林甫从中作梗,考后却永无下文,种种努力都化为泡影,直到天宝十四载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一个卑微的官职,而这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夕。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756年六月,潼关失守。唐玄宗伙同杨国忠以及杨氏弟兄姊妹,西奔四川。不久长安即被攻破。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于叛军占据下的长安。后来只身逃出,投奔驻在凤翔的唐肃宗,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谏官,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罢相而触怒肃宗,几近处死。后于乾元初被贬斥为华州司功参军。由于战乱和饥荒,杜甫无法养活他的家庭,加之对仕途的失望,他在公元759年弃了官职,进入在当时尚为安定富足的蜀中。在他的好友、成都尹严武帮助下,杜甫在成都西郊外浣花溪畔建成了一座草堂暂且安身。那处草堂,虽然今日变成了一个旅游景点,占地24公顷,富丽堂皇,宏伟壮阔。但当年那处草堂,却实实在在只是一座草屋,还时常被大风卷走屋上的茅草。读过《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人,应该不会忘记杜甫“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的处境。但就是这样一座草屋,杜甫也不能长住下去,因为不久严武去世,杜甫失去凭依,只好举家离开成都。后因病滞留云安,次年暮春迁往夔州。768年出峡,辗转江陵、公安,于年底达岳阳。杜甫生活的最后二年,居无定所,四处飘泊,寄身于一艘破船上,来往于岳阳、长沙、衡阳、耒阳之间。770年冬,死于长沙到岳阳的船上,年59岁。
 
  至此,我们大致弄清了杜甫的生平,也大致可以推测出杜甫的忧国忧民,由“安史之乱”始。
 
  但是,在唐朝,亲历“安史之乱”的不只杜甫一人。李白也经历过,但他照样“花间一壶酒”,照样“举杯邀明月”;还有皇帝老儿,还有众多的王公大臣,还有近两千万的黎民百姓也都经历过。为什么就只有杜甫特别忧虑深重,特别愁怨满腔呢?
 
  这得从杜甫的思想说起。
 
  大家知道,咱们中华文化的核心思想就是人本思想。先秦诸子百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儒家和道家,表面上好像纷争不断,庄子甚至常常编故事来讥讽孔子,但这两派的思想核心却是相同的,那就是对人的重视,只不过道家比较重视个体的生命价值,儒家更重视的是群体的利益。但是后来儒家思想还是成了中华文化的主流,因为根据当时的地域特征,再为了顺应历史的发展,群体的利益肯定要大于个体的利益。比如抵御外族的侵略,对付黄河的泛滥,发展农业生产等等,靠得都是群体的力量,个人肯定是无能为力的。所以重视群体利益的儒家思想就占了上风。
 
  杜甫就特别受到这种思想的影响。前面说过,杜甫出生名门,有良好的家教氛围,儒家思想深深地扎进杜甫幼小的心灵,使得杜甫小小年纪便有了悲悯之心。只不过杜甫的青少年时期生活无所忧虑,国家又强盛太平,所以悲悯之情没有突显而已。后来“安史之乱”爆发,国破家亡,妻离子散,民不聊生,哀鸿遍野,杜甫的悲悯之心一下就被激活了。
 
  宋代学者称杜甫为“圣于诗者”,这主要是指杜甫在诗歌史上的地位,把他视为“集大成”者、是位无体不工、无美不备的诗人。到了后世把杜甫简称为“诗圣”,这就突出了其道德含义突出了他的思想内涵,这就等于在告诉人们,杜甫不但会写诗,他还具有圣洁的心,悲悯的情。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4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4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