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17-12-08 14:45:36
家长与孩子的沟通非常重要,对于中考家庭更是如此。中考生在备考复习的这一年中,要承受与初一、初二无法相比较的学习压力,而阅历尚浅的他们很可能因不能自我调节好而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此时,家长们就要做好引导。沟通就是家长引导中考生最有效的方式。但是,现实中有很多家长与孩子沟通不畅而导致更严重的问题的例子,所以,家长在与孩子,尤其是中考生沟通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
下面家长朋友要好好看,学习一下沟通的技巧。
标签效应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被称为“标签效应”。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注意,应该给你的孩子贴什么“标签”。
禁果效应
禁果效应也叫做“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越是禁止的东西,人们越要得到手。这与人们的好奇心与逆反心理有关。有一句谚语:“禁果格外甜”,就是这个道理。
“禁果效应”存在的心理学依据在于,无法知晓的“神秘”的事物,比能接触到的事物对人们有更大的诱惑力,也更能促进和强化人们渴望接近和了解的诉求。我们常说的“吊胃口”、“卖关子”,就是因为受传者对信息的完整传达有着一种期待心理。
例: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逐渐对异性产生好感,从而谈起了“恋爱”,很多家长怕影响学习,所以就使尽各种办法让两个孩子分开,可是越是这样两个孩子之间的“感情”越好。这就是禁果效应的效果。
所以,一味的禁止很可能起到反作用。如果是必须要禁止的行为,也要先引导,逐渐的禁止。太过强硬的禁止只能引起强烈的逆反心理。
期望效应
期望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也叫“罗森塔尔效应”。这个效应源于古希腊一个美丽的传说。相传古希腊雕刻家皮格马利翁深深地爱上了自己用象牙雕刻的美丽少女,并希望少女能够变成活生生的真人。他的真挚的爱感动了爱神阿劳芙罗狄特,爱神赋予了少女雕像以生命,最终皮格马利翁与自己钟爱的少女结为伉俪。
1968年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和雅各布森教授带着一个实验小组走进一所普通的小学,对校长和教师说明要对学生进行“发展潜力”的测验。她们在6个年级的18个班里随机地抽取了部分学生,然后把名单提供给任课老师,并郑重地告诉他们,名单中的这些学生是学校中最有发展潜能的学生,并再三嘱托教师在不告诉学生本人的情况下注意长期观察。8个月后,当他们回到该小学时,惊喜地发现,名单上的学生不但在学习成绩和智力表现上均有明显进步,而且在兴趣、品行、师生关系等方面也都有了很大的变化。这一现象被称为“期望效应”,后来人们借用古希腊神话中皮格马利翁的典故,称这种现象为“皮格马利翁效应”。
期望效应是一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心理学规律。家长在教育子女中,期望效应常常可以发挥它的强大而神奇的威力。
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是指人们对他人的认知判断首先是根据个人的好恶得出的,然后再从这个判断推论出认知对象的其他品质的现象。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好”的光圈笼罩着,并被赋予一切好的品质;如果认知对象被标明是“坏”的,他就会被“坏”的光环笼罩着,他所有的品质都会被认为是坏的。
很多班主任都有这样的观点,学生成绩好,就样样都好;学生成绩差,就觉得他一无是处。这就要求班主任既要充分注意学生特长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使学生的闪光点得到别人的认可,受到别人的尊重,增强学生的自信。同时也应注意,虽然对学生偏爱一些是人之常情,但过分的偏爱或溺爱都会导致感情用事,对错不分,有的还会一俊遮百丑,实际上对学生的成长是很不利的。
南风效应
北风和南风比威力,看谁能让行人把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来了个寒风刺骨,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紧紧的。南风则徐徐吹动,顿时风和日丽,行人春意上身,纷纷解开纽扣,继而脱掉大衣,于是南风获得了胜利。
这个故事也称为南风效应,它说明了一个道理:温暖胜于严寒。家长在跟孩子沟通时采取“暖风长吹”“细雨润物”的教育方法,可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与孩子的沟通常常需要斗智斗勇,所以,家长们一定要掌握技巧,注意拿捏孩子的心理变化。中考生因为学习压力大,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因此,家长要利用好沟通的技巧,去帮助孩子缓解压力。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