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考“差生”的逆袭之路
作为一名曾经的中学生,我对中考(微博)的感情最为深厚,当然这与我的个人经历有关。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初三一年是我最努力的一年;备战中考是我第一次有意识地自我觉醒,并使我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在中学毕业后十余年的岁月里,我曾数次梦归考场,但却从未像很多人那样梦到高考(微博),在梦里我面前摆着的竟是一份普通的中考试卷。昨天夜里,我又梦到了备战中考的一幕,于是,今天我想把昔日的经历写下来,写给自己,同时也写给你们。
20世纪80年代末,我出生于一座北方城市,是家里唯一的孩子。双职工父母每天都要上班,所以在我若干有关童年的记忆中,‘家’的概念就是一把挂锁。那时我家住在简陋的平房里,门上是一把粗大笨重的挂锁。父母上班时,我就被这把锁锁在家中,它锁住了我探求未知世界的愿望,却在精神上给了我极大的发展空间--我可以一个人静静地在家读书。父亲有很多藏书,但他对书籍极为珍视,几乎不许我翻看。于是我悄悄记住每本书的位置,翻过之后必定原样放好。这种极度个人化的经验,是我对童年最为深刻的记忆。
从前50名到后50名尴尬
凭借广博的阅读基础,小学时我的成绩名列前茅,顺理成章地进入全市最好的中学之一。可我在初中阶段成绩却一落千丈,原因很简单:我既幸运又不幸地成长于20世纪末,在自我意识刚刚觉醒的青春期接触到了互联网。一个敏感内向的14岁少女,在习惯了书籍的平面与单调很久之后,突然接触到一个更为广袤的光与影的空间,自然无法自控地迷恋上这个虚拟的世界。在互联网上我接触到了当时最前沿的聊天工具,以及那个时代非常时髦的论坛灌水,此外还有各种眼花缭乱的游戏。这些内容占据了我几乎全部的课余时间,但我仍自命不凡地试图以小学时的学习经验面对初中的学习内容,结果却很残酷:初二下学期期末,我的排名位居年级最后50名,而入学时我的排名曾位于年级前50名。
发榜那天,面对这样一个从未有过的成绩与排名,我思考了很久。听到老师宣布暑假补课的安排时,我突然意识到自己行将步入中考生的行列。怎么说呢,眼前这一切不是我想要的,这样的成绩意味着我将与高中无缘,那么我自幼在书中读到的所有那些关于大学、关于知识殿堂以及关于读书、关于成功的场景都将不再属于我。于是,我决定有所改变。是的,与很多书中所描写的场面不同,没有父母痛哭流涕苦口婆心,没有老师严辞训诫启发劝说,我就在这样一个普通的盛夏午后,突然诞生出想要努力的愿望。后来这个决定影响了我的一生。
自己分析找解决方法
当我做出决定后,自幼读书带给我的逻辑思维能力与分析能力派上了用场。我首先了解到自己的成绩和年级第一名的成绩的距离,那个数字大得令我几乎打退堂鼓。但当我冷静下来之后,我的试卷与历年中考的试卷在我面前,旋即变成一张张经过解密的战略详图。
经过分析,我发现自己的错误大多属于基础题目的错误。而在中考试卷中,基础题目、稍难题目与拔高题目的比例是7:2:1;换句话说,100分的试卷,基础题目占到70%,如果能把基础题目都做对,保证没有因粗心导致的错误,我就可以获得中考总分的70%,这一成绩至少可以保证我进入一所区级重点中学。而在吃定这些基础题目之后,剩下20%的稍难题目也不可能一分都拿不到,这样就可以去争取市级重点中学的入场券了。至于最后10%的拔高题目,就我目前的基础而言,颇似空中楼阁,比如理科试卷中最后一道大题的最后一道小题,肯定是为了选拔最优秀学生的超难题目,于是果断放弃,省出时间来钻研基础题目。
找老师帮忙
研究透试卷之后,我又做出一个大胆的决定:找班主任老师好好聊一下。我知道班主任老师并不喜欢我,老师到底比较喜欢成绩好的学生,但我相信没有一名老师会拒绝一个努力上进的学生。
想归想,但作为一名文静内向的14岁少女,几乎习惯了老师的漠视和不喜欢,在这种情况下让我与班主任沟通,着实是一件难事。我犹豫许久,徘徊数次,到底缺乏这种勇气。但这时一个小变故救了我:新学期调来一名新班主任。带着新老师不知道我底细的侥幸想法,我敲开了教师办公室的门。我也有一个优点,不说则已,既然开了口就一定要说完。我对新老师说了自己的想法和计划,她听罢告诉我,我让她觉得惊喜,因为她在接手这个班时,老班主任曾告诉她,我是一个有些‘自闭’的孩子,她正在思考用什么方式与我沟通,而我的主动让她觉得意外,更觉得惊喜。她还告诉我,只要有这样的勇气和决心,没有什么不可能。
从教师办公室出来,我几乎要落泪,为自己的勇敢,也为老师的赞扬。我不记得上次被老师这样肯定是什么时候,但是有一件事我却很确定:这样的表扬,这样的美妙感觉,我要用自己的努力和进步,使之延续下去。
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感觉:日子闲散时,每天都在打发时间,所以觉得每一天都很漫长,但回想起来却发现日子过得很快,因为你没有什么回忆的资本;相反,日子充实时,当时感觉每一天都过得很快,回想时却有太多的细节可供追忆。我的初三生活就是如此,当时的每一天都过得很快,无数节课程与无数道题目飞速掠过;而现在想来,却有如一场情节丰富的精彩电影。
我听取了老师进一步的建议,从几个方面入手:
一、化学是初三开始的全新学科,所有同学都在同一起跑线上,一定不能落后--我们的新班主任正好是化学老师;
二、从最薄弱的学科入手,这样提高分数最容易--换言之,拿到那70%的分数最容易;
三、我底子差,不要盲目搞题海战术,耗费大量时间,还容易挫伤自信心,只有中考真题最有价值;
四、仔细钻研考试大纲,因为考纲是考试的指导性文件,考纲内的知识点未必全会考到,但是考纲外的知识点一定不会考。
我开始从自己最薄弱的物理和数学入手,又专门买了当年的考试大纲,结合几年来的中考真题和各区模拟题每天练习,反复研读,挖掘考纲、课本与中考真题之间的内在规律。这样的日子,看起来在简单重复,但经过日复一日的艰苦磨炼,我成了全班进步最大的学生。而在化学这门科目上,由于班主任是化学老师,我又感觉自己与她有着某种‘默契’,于是我花了很多时间来学习化学,其直接结果就是:我的化学成绩一直相当优异,甚至还参加了当年的化学竞赛并获得二等奖。
当然在初三那一年里,还有诸多的模糊片段:一边骑着自行车一边戴着耳机练习英语听力(这种危险之举同学们可千万不要模仿);用小本子记下完形和阅读中的新单词并在走路和等电梯时背诵;做梦都在诵读古文课文……我有自己的计划,但难免与学校的教学计划冲突,这本来是个难以避免的矛盾,但又是一件突如其来的变化给了我机会:那是2003年春天,‘非典’疫情在全国蔓延,我所在的城市从3月起停课,5月中才复课,结果这两个月的宝贵时间给了我更多自主安排的机会,同时也让我惊讶于自己强悍的自控能力。
我将永远铭记中考前那个失眠的夜晚,也许是因为紧张,也许是因为期待,也许是因为自己内心那一丝近乎悲壮的英雄情结。这是我一生中唯一一次失眠,高考前夜,结婚前夜,甚至因为胎位不正需要剖腹产手术的前夜,我都平静地安然入睡。只有这个夜晚,脑海里像过电影一般地闪过很多画面,包括我告别已久的论坛,包括我每天上下学的马路,包括心中那座理想神圣的大学象牙塔。
这就是我的中考
我顺利地度过了中考。中考结束后的第一天,我竟茫然不知所措,甚至不知该做些什么,因为我期待已久的那个时刻已经过去,一时间竟好像失去了目标。十余天后,我静静地拨通了查分电话,了解到了自己的中考成绩--化学、政治两门满分;而总成绩则达到了中考满分的85%!凭借这一成绩,我顺利进入一所离家很近的市级重点中学,开始了我的高中生活。
不错,是有巧合,是有机遇,甚至还有侥幸,但这段经历留给我的,却不仅仅是一个很多同学眼中的奇迹,更是我第一次意识到靠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人生这一道理。
这一年自主学习的备考经验,也给了我把握考试规律的足够信心--不管是高中阶段的会考与高考,还是升入大学后的各类语言考试、翻译考试以及资格考试,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钻研考纲,并与历年真题进行比对,将高频知识点一一列出,反复研读,再结合各种出题形式进行练习,进行最优效率的复习并获得考试的成功;而且我逐渐意识到,这种工作不应该在考前再做,应该从一开始学习时就做!假如我从初一就懂得这些,即便没有初三时的侥幸,我也会取得如此优异甚至更为优异的成绩。
这就是我……
而在大学毕业后选择职业时,我没有凭借自己的外语优势出国,而是选择留在国内,选择教育培训业。一是因为十多年前那位老师的鼓励给了我莫大的自信,我也希望成为这样一个能够影响学生一生的人;二是我希望自己的经验能让处在迷茫期的学生掌握最高效的复习方法,这恐怕也是自己内心的英雄情结在起作用吧。
我没有考入排名数一数二的大学,我的母校只是一所普通的‘985’高校;我也算不上一个‘学霸’,甚至曾是一个‘学渣’。但我了解考试,知道怎样考试,尤其清楚怎样把一个知识点讲解给基础薄弱的学生并让他听懂记住。我永远不会对学生表现出‘怎么如此简单你却不懂’的态度,因为我也曾是一个怕被老师责备而不敢提问的孩子。我会帮助成绩不好的同学制定最佳复习策略,因为很多时候学生需要的不是知识本身,而是一个正确方向的指导。
本想寥寥数语,不料一发不可收拾,竟然停不下笔,似乎还有很多话要说。我衷心地希望用自己的经历,唤醒内心深处想要努力的那个你,这就是我写这篇文章的初衷。
此时此刻,距离中考只有一个多月的时间了,不管你目前的状态如何,不管你眼下的成绩怎样,你都还有可以努力的空间和时间。中考前夕,比拼的已不再是智商,而是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你以为那些‘学霸’从来没有遇到过困难吗?事实上他们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他们的心态,在于一种自始至终坚持到底的决心。我们的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挑战,而在这一场场战役中,我们所要战胜的,首先就是过去的自己。而且请你千万记住,你不是一个人在孤军奋战,你有为你殚精竭虑的父母,你有为你蜡炬成灰的老师,你还有与你一起并肩战斗的小伙伴们。可能你从未察觉,但是请相信,你真的不是一个人。相信吧,我们与你同在。
与过去的自己说再见吧。用最后一个阶段的坚持,为你的初中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