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18-05-13 20:47:21
一线产业工人未来也将能凭自己的技能获得高级工程师的收入、甚至直接成为高级工程师。记者从25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了解到,上海出台推进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33条”新政策,提升产业工人的政治地位,构建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并完善其评价、培养和使用机制。上海市总工会副主席姜海涛介绍,目前上海有540万产业工人,其中有340万从事制造业,“中国制造2025”如何真正落地,发挥产业工人的作用非常重要。完善产业工人技能水平、创新能力与落户政策相挂钩的制度办法;加大对技能要素参与分配的激励制度;将优秀产业工人纳入上海杰出人才评选表彰范围;在外来高技能人才子女凭证入学方面予以保障……最新出台的《关于推进新时期上海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实施意见》,将明显增强制造业为主的产业对年轻人才的吸引力。“工人晋升不能只靠‘独木桥’,而是要靠‘立交桥’。”长期关注产业工人发展的全国劳模李斌说,在前期的调研中发现,做产业工人对年轻人的吸引力相对下降,晋升渠道不足是其中的重要原因。此次新政策明确提出,鼓励企业建立健全产业工人职业晋升“多通道”机制,促进管理通道、职业技能通道、专业技术通道之间的衔接,在部分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开展高技能人才参加工程系列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试点,同时,鼓励企业建立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与本单位助理工程师、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享受同等待遇的制度,“让产业工人也能做上高级工程师、获得高级工程师的收入,这对一线的职工就很有吸引力”。
作为“绿色超级稻项目”的一部分,“全球3000份水稻核心种质资源重测序计划”(3K–RG)于2011年9月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国际水稻研究所(IRRI)和华大基因共同启动。2014年5月,3000份水稻基因组测序初始数据于“世界饥饿日”公开发布于NCBI、DDBJ、GigaScience、阿里云等数据库,于全球共享。日前,3K-RG再获新进展。北京时间4月26日凌晨,国际顶级期刊《自然》(Nature)在线发表了绿色超级稻项目首席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作物科学研究所黎志康博士等人完成的最新成果,剖析了水稻核心种质的基因组遗传多样性,对水稻的起源、基因、分类和进化规律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所谓的“绿色超级稻”,其理念在上世纪末开始推出,旨在“少打农药、少施化肥、节水抗旱、优质高产”,以适应资源、环境的急剧变化。而上世纪60年代以来,中国水稻育种已实现两次重要突破,通过提高产量解决了温饱问题。值得一提的是,研究团队此番在国际长期认可日本学者命名的情况下,对亚洲栽培水稻中“籼”、“粳”两大亚种恢复了具有“中国味”的籼(Oryzasativasubsp.xian)、粳(Oryzasativasubsp.geng)亚种的正确命名。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