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18-05-16 21:41:49
1、:违法行为的定义及分类:
(1)定义:违法行为是指不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或者做出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2)分类:①刑事违法行为(犯罪)。(违反刑法)②民事违法行为。(违反民事法律法规)
③行政违法行为。(违反行政管理法律)④违宪行为。(违反宪法)
(3)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属于一般违法行为。
刑事违法行为属于严重的违法行为(犯罪行为)。
2、任何违法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①违犯宪法:违宪制裁;②行政违法:行政制裁
③民事违法:民事制裁;④刑事违法:刑事制裁;
3、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1)严重社会危害性。、这是犯罪的最本质特征。
(2)刑事违法性。即犯罪是一种触犯刑法的行为,这是犯罪的法律标志。
(3)刑罚当罚性。即犯罪是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这是犯罪的法律后果。1
4、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①社会危害性不同:一般违法行为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情节轻微。而犯罪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②触犯的法律不同:一般违法行为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而犯罪触犯了刑法。
③受到的处罚不同:一般违法行为受行政处罚或承担民事责任。犯罪受刑罚处罚。
(2)联系:都是违法行为,都对社会具有危害性,都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5、不良行为和严重不良行为什么可能发展为违法犯罪:
(1)《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未成年人有下列不良行为:
①旷课、夜不归宿、携带管制刀具、打架斗殴、辱骂他人;②强行索要财物;
③偷窃、赌博或变相赌博;④观看、收听色情淫秽读物、音像制品;
⑤进入营业性网吧、舞厅等场所;
(2)"严重不良行为"是指严重危害社会,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违法行为:
①纠集他人结伙滋事,扰乱治安;②携带管制刀具,屡教不改;
③多次拦截殴打他人或强行索要他人财物;④传播淫秽的读物或音像制品;
⑤进行淫乱或卖淫活动;⑥多次偷盗;⑦参与赌博,屡教不改;⑧吸食毒品;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