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考网编辑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18-10-03 09:45:43
中考只有一次,没有后悔药可吃。能够挤进心仪的学校,既要亮实力“肌肉”,更加讲高超“兵法”,其中的滋味只有经历过方知酸甜苦辣。
预知详情,听我一一道来:没有差家长只有懒家长!
1每位家长要有记录本
记录本的内容包括孩子考试成绩(单),至少有月考、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的成绩。阶段性地关注某一个或两个学科的单元考、周考、晨考和作业的成绩。
2明确阶段性教育目标
包括学习成绩(班级排名、年级排名),生活习惯和亲子沟通目标。
3记录沟通情况
沟通对象主要包括孩子、老师(课内老师和课外老师)和其他了解教育的人士。
4家长要了解孩子所在学校的学生分数段和升学比例
包括排名在多少位的学生能考到哪类学校,了解的途径是班主任、学校领导、学生家长(家长群)和校外老师。
5家长和老师沟通的要点
表扬孩子一个优点,寻找一个解决办法。每次沟通以5分钟为宜,内容不易过多,忌祥林嫂式地描述。
6家长在帮助孩子学习前要做的功课是保证顺畅的亲子沟通
学习细节包括帮助背单词、课文,让孩子复述课堂内容(讲一个知识点或一道题),帮助孩子抄错题(最好整理在电脑中,可调整顺序、随意选择性打印)。
7解决生活中的干扰
家庭生活秩序变动要提前跟孩子沟通(如下周六下午家里要来客人等);
电视(电脑)时间:小学生每天半小时内,中学生每周末不多于三小时,不建议用电脑查作业答案和阅读写作素材;
手机时间:小学生每天不多于30分钟,中学生每天不多于60分钟,如果学生不能自主管理,其他时间手机要放在客厅;
零花钱(与家庭财富无关):三年级以上的小学生每周5-10元,
初中生每周10-40元或每月40-200元,
高中生每周40-100元或每月200-400元。
8每个家庭要有一位家长主要负责孩子的学习指导。
其他成员配合,切忌在孩子面前教育意见不统一。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