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考网编辑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18-10-04 08:29:23
教育目的是什么?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孩子追求幸福人生的能力,能够通过教育让孩子们获得能力去追求幸福生活。这种能力并不能以分数为衡量标准。法国的大学入学考试要考哲学的申论题,但是我们的教育体系却逼迫学生把所有的精力都用来巩固最低阶的生理需要与安全感的需要,以至于自尊心只能靠收入与地位来维系,而不是引导学生去探索人生多元的价值,让他们在其中发现自己能认同且和能力相符的发展目标。
德国的教育也是如此,我们都知道德国的工科高效很强,其实你到过德国会发现,他们的职业教育才是最好的。很多德国人,都把自己当子女送到职业技术学校去,学习一技之长(不过他们的确做得非常好,学的技能很扎实,毕业后根本不担心工作)。合理的教育匹配了合理的社会分工,这些职业学校出来的学生,工资收入也都不错。
请给孩子机会了解自己
很多人可能很疑惑,孩子怎么不了解自己呢?孩子真的有机会了解自己吗?有多少路,是孩子自己选择的呢?
每一个社会都通过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来发展学生追求幸福人生的能力,但是我们的家庭教育几乎完全缺席,社会教育是负面的效果远远大于正面的效果。而学校教育则鲜少花心力去培养学生婚姻、亲子、伙伴关系等情感能力,或者引导他们去认识自己和思索人生的目标与意义,更遑论自我实现,以及灵性与自我超越的需求。
整个家庭与社会用过度练习填满学生的时间,让他们没有机会透过跟同学的冲突与互动来学习团队合作、同侪排挤与解决冲突的能力;甚至没有时间学习安顿自己的烦恼、委屈、忌妒、挫折等情绪,也不知要如何调整梦想使它变成具有可行性的理想。
其实,小学的学习目标只需要设定在足以支持初中阶段的学习就够了,多出来的学习成就无助于初中阶段的学习,几近浪费;同样的,初中与高中的学习目标也只需设定在不妨碍下一阶段的学习就够了,过度的练习不但是浪费,更排挤了孩子其他方面的成长空间。
许多大一学生疯狂的浪费时间打电玩,因为靠高三学的微积分和物理就可以勉强应付美国人写的大一教科书,也因为绝大部分学生根本不知道自己为什么要进大学。
中小学阶段的过度练习让孩子没有机会了解自己的兴趣,也没有机会发展出主动学习的意愿和自我管理的能力。
进了大学之后校园里充满迷惘而浪费青春的男女,即便是专注于课业的学生也还是学了一堆没有用的专业知识,而牺牲了追求幸福的完整能力。这样的社会,很难说是有理性的社会!
大学是最需要锻炼工作能力,学习生存技能的时间段,是人生中最重要的学习时间,可是我们的孩子,进了象牙塔之后,早就学疲了,学烦了,早就没有了学习兴趣和动力源。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中小学可以拿到很多奥赛的奖牌,我们的高等教育为什么这么差劲,为什么迄今还拿不到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一大原因了。
总之,还是标题的那句话,拔苗助长,让孩子实现自己的梦想是个伪命题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