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18-10-15 19:08:08
我们发现不少中学生在写作时拿不准的就是不知道不该写什么,惟恐不尽、惟恐不明,结果文章冗长累赘,一览无余。难怪读后索然寡味。怎样才能使文章留下令人回味的余韵呢?讲究一点空白的艺术是解决问题的方法之一。
在这方面,中外电影艺术家们给我们提供了不少范例。
曾获日本东京电影节大奖的我国影片《老井》就有一处空白的妙笔。
如果依照原小说,影片的结尾应是表现老井村人得水后喝水的喜悦。可该片导演认为,这样的结尾太直太露,大大削弱了影片的力度。于是,他把结尾处处理成让一块记载着老井村人三百多年打井历史的石碑充满银幕。编导通过这块石碑省去了对老井村人三百多年打井历史的具体叙述,但观众却从这块石碑中感受到中华民族面对苦难的生存努力。一块石碑使艺术的悲壮美和历史的厚重感融为一体。据日本国际电影节的评委说,他们真正感受到震动的就是结尾这块石碑。
还有些空白,它留给读者的并不是一种结局或一个结论,它是多维的,这样的空白其意蕴又较之前述更深了一层。法国著名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项链》的结尾就属于这样的空白。小说围绕着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这条线索,描写了主人公玛蒂尔德追求享受所导致的不幸遭遇。作者在写她为了赔偿朋友的一条钻石项链,债台高筑,历尽15年的艰辛,终于还清了债务后,接着于结尾处点明原来丢失的项链是假的便戛然而终。今后玛蒂尔德是庆幸假项链使自己克服了爱慕虚荣从而更加勤俭朴素,还是用百倍的疯狂去报复生活对她的嘲弄?这些,作者都略而不谈留下空白,让读者的想象去驰骋,这样的结尾给人以悠然不尽的美感。
其实,文章的空白又岂止在结尾,凡是可写可不写或读者可想而知的都在空白之列,有时不写可能比写更有魅力,正所谓此时无“字”胜有“字”,“以少少许胜多多许”的艺术效果即是由此而来。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