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蔡梓微
"爆竹一声除旧,桃符万户更新"。接近除夕,家家户户一副忙忙碌碌的景象:清扫屋尘,剪窗花,办年货,蒸年糕……然而在经济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不可避免地会磨去某些传统年俗的久远外壳。电话,网络,微信的便利,不知不觉也会带走某些往昔民俗的人气。越来越多的年轻一代对春节"走亲戚"等家族成员团聚感到厌烦,有的甚至借故缺席。面对快节奏的生活,我们该慢下来,守护一世,守护一种习惯,守护背后的深情与文化,守护一种认真生活的态度。
每逢春节,总会有人感叹,再也感受不到小时候那种过节的氛围。在我看来,这是一种节日仪式感的淡忘。就像张小娴说的,我们所怀念的年味,并不仅仅是饭菜的美味、花的香味、朋友的相聚、情爱的滋味、家的温暖与故乡的水土,而是所有这些加起来。因而年味,应当是团聚的味道。
春节相聚是表,尊重长辈才是礼。圣贤孔子面对礼崩乐坏的制度大喊:"觚不觚,觚哉,觚哉?"意思是说如果觚做的不像觚,那他还能叫作觚吗?春节再也感受不到应有的气氛到底能否再称为节日?仪式感的流失,节日还能依附在哪里?因而在难得闲暇的春节里多与家族成员相聚走动是过节的一种方式。
孟子曰:"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可见仁爱之心,必须从爱亲人开始培养。家族成员聚会是联系亲人之间的亲情纽带,有利于长辈与晚辈之间的交流与互动,从更高层面上说,这也应当是一种孝顺的表现,由于某些现实原因的影响,许多人从农村进入城市,并在城市扎根安家而独留年迈的双亲在家守候。平时工作繁忙,没能时常回家探亲,何不趁着春节聚会这个机会与他们相聚,略表自己的敬孝之心?也许有人会说即使不相聚,也可以通过微信电话等方式来交流,何必拘泥于节日相聚这样一种形式。春节家族成员相聚这种仪式随着历史长河流传至今成为一种习惯,不易改变,也不必大费周章去改变。复旦大学教授也说过:习惯的意义在于维持生活的安稳感,仪式流传千年已经与我们的生活密紧密相连,若强行改变会给人多大的不适感。人,生活不安定,社会又如何安定,所以应该给仪式一点空间维持生活的常态,而不易去改变他。因而,在我看来,即使现在交流的方式越来越多样化,但唯有面对面的交谈才是最令人感动和留恋的。
从另一个角度看,家族成员聚会有利于团结家族,传承家风。《省心录》中"内睦者,家道昌"就点明家族团结的重要性。而一个家族的壮大除却人丁兴旺外,更重要的是流传多年的传统美好家风地支撑。而家风是社风的涓涓细流,是社会的肌体细胞,如果一个个家族家风不正,家规亏损,一个良好向上的社会风气是难以实现。因此一个个人的家族情怀才构成伟大的家国情怀。无瑕之玉,可以为国器;孝悌之子,可以为国瑞。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去传承和发扬它。
年越来越近.....君在千山外,我等君归来。思念的人,牵挂的心,出发了吗?远方的游子,路途安好?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