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中学生作文 > 初一作文 > 正文

初一作文范文:“老腔”何以令人震撼

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18-12-20 22:12:51

中考真题

智能内容
  作者:芦泓
 
  老腔是一种流传于陕西民间的、原生态的艺术形式,它始于西汉,来源于黄河、渭河流域艄公的劳动号子,后来经过不断演化发展,成为了今天的艺术形式。"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老腔之所以受到黄土高原和关中大地人民的普遍喜爱,恰恰是因为它生长在民间,流传在民间,在民间日臻成熟,是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历史真正的创造者。艺术是记录历史的另一种方式。只有人民创造的艺术,反映人民生活的艺术,才是接地气的艺术。同样,一个艺术形式要想存活下来,必须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结合,才能深入人心,令人震撼。
 
  中华大地幅员辽阔,地貌形势众多。每种流传下来的、有生命力的艺术形式几乎都和当地人的地理环境、历史传统有着深刻的联系。"宁可不吃一顿饭,也不舍弃二人转",东北的二人转之所以如此俏皮,在东三省有如此广泛的影响力,恰恰是因为它生于斯,长于斯。东北大地常年苦寒,土地封冻,面对如此恶劣的自然环境,人们只能在家猫冬,于是便互相调侃取乐,以乐观豁达的心态去开解自我,对待生活。二人转的俏皮,来源于东北人乐观面对困难的品质,也给东三省的老百姓带来了快乐,放松了心情,使其用更加积极的心态去应对气候条件带来的困难。在河南的豫剧中,人们最爱唱的就是《花木兰》、《穆桂英挂帅》、《铡美案》的唱段。《花木兰》唱出了河南人的巾帼不让须眉的豪迈;《穆桂英挂帅》唱出了河南儿女对于国家兴亡的担当;《铡美案》则反映出中原大地人民对于公平正义、公正司法、法不阿贵的向往和不懈追求。还有京津的相声、河北的梆子、安徽的黄梅戏、苏州的评弹、上海的沪剧、福建地区的歌仔戏,这些广为流传艺术形式无一不是来源于广大老百姓的生活,反映群众的心声,从而在社会舆论中引起深刻的反响。
 
  回到文章的标题,"老腔"何以令人震撼?我以为,老腔这种艺术形式之所以历经千年,历久弥新,恰恰是因为它真实体现了三秦大地老百姓淳朴厚重的地域性格,客观呈现了八百里秦川劳动人民对天地的敬畏,对自然的歌颂,对生活的热爱。正是像老腔这样的深入人心艺术形式的存在,创造了中华大地上最为宝贵的艺术瑰宝,也为人类文明史留下了弥足珍贵的财富。所以,我们要珍惜老腔,爱护像老腔这样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得以流传,弘扬和保护好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使中华文化屹立于世界文明之林当中,长盛不衰。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4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4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