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19-01-09 10:02:19
12
毕节试验区——脱贫攻坚的生动典型
15.习近平对毕节试验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指出,30年来,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下,广大干部群众艰苦奋斗、顽强拼搏,推动毕节试验区发生了巨大变化,成为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一个生动典型。1988年,时任贵州省委书记的胡锦涛同志提议在贵州省毕节市建立“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试验区,获得国务院批准,此后全区经济社会取得了长足发展。
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简要说明你对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主旨的认识。
(2)怎样实现一个地区的脱贫攻坚?请至少提出三条建议。
参考答案:(1)①开发扶贫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体现了建成全面小康社会,走向共同富裕;体现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②生态建设体现了追求人与自然资源和谐共生,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③“开发扶贫,生态建设”,说明要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2)坚持改革开放,发挥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主动性;鼓励和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传承和弘扬民族精神,艰苦奋斗,自强不息;发展集体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等等。
13
努力提高我国核心技术创新能力
16.2018年7月10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美国康奈尔大学、欧洲工商管理学院在纽约联合发布2018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报告显示,中国首次跻身最具创新力经济体20强,位居第17位,成为首个也是唯一进入前20名的中等收入经济体。7月13日,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他强调,关键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保障国家安全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须切实提高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把科技发展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为我国发展提供有力科技保障。
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有人认为,中国跻身最具创新力经济体20强,反映了我国已成为创新型国家。请辨析该观点。
(2)中国跻身最具创新力经济体20强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谈谈你对材料中画线部分内容的理解。
参考答案:(1)中国跻身最具创新力经济体20强,反映了我国科技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在一些重要领域走在世界前列。但我国还不是创新型国家,我国科技领域仍然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科技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总体水平不高。所以,该观点是错误的。
(2)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优越性;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工作者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改革开放极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为科技发展奠定了经济基础;等等。
(3)科技创新能力已经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科技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内容之一。提高科技创新能力特别是关键核心技术创新能力,有利于加快经济发展,增强综合国力,维护科技安全。
14
首批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公布
17.2018年7月12日,人社部副部长邱小平介绍了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工作、建立和实施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制度的相关情况。邱小平公布了第一批拖欠农民工工资“黑名单”,共涉及14家违法企业和6名违法人员。被列入“黑名单”的用人单位及其有关人员,不仅要受到人社行政部门的行政处罚,“黑名单”信息还将推送至国家信用信息共享平台,由相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对这些违法单位和个人在政府资金支持、政府采购、招投标、生产许可、资质审核、融资贷款、市场准入、税收优惠、评优评先等方面实施联合惩戒,使他们在全国范围内“一处违法、处处受限”,提高失信违法成本。
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为什么要打击拖欠农民工工资的行为?
(2)请运用所学知识,对拖欠农民工工资的用人单位及其有关人员进行诚实守信的思想教育。
(3)如果你是一位农民工,面对工资被拖欠,你会怎样做?
参考答案:(1)这是保护农民工合法权利的要求;这有利于维护法律尊严,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这对加强诚信建设、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积极作用;这体现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等等。
(2)①诚信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融入社会的“通行证”。③诚信是企业的资本,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标识。企业诚信经营才能赢得良好的形象和信誉,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④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拖欠工资,既不诚信,也是违法的。⑤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不诚信,损害国家的形象和声誉。
(3)①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法律服务所、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来维护合法权益。③向人民法院或人民检察院控告、举报,或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回答任意一点即可)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