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扶苏
这里是一所监狱。准确来讲是一所名牌监狱,无论从警力上看,还是从囚犯来看,起码在方圆百里数城内,这所监狱是无与伦比的。监狱里关押着三百六十六名犯人,来自城市地下的各个角落与夜晚的各个时间,有的是白班犯了大事,寻死进来;也有的是夜活凑巧丢了老月;然而他们来到这里的命运是相同的。
还好,这里都是读书人,上下排琴混的格外溜尖。
起床集合,颇有书香之风采;小到集合排队,大到蹲坑占位,互相谦让自不必说,礼貌往来也无需多讲,一种似乎由内而外的谨慎谦恭是随身随地,那种贵族气质,在灰白瓦片之下,竟也十分有味且自然。这让人们想到,这不是一所普通的监狱,这种非比寻常的感觉是劳改所不能实现的。常人所见,不过应是牢狱中的阴暗和沉闷,人们的孤僻与沉默,以及相见家人的悲痛不已和押赴刑场的黯然无色,那是面向死亡与罪恶的囚牢,而这里,仿佛轻重缓急不再重要,淡然平和甚至无味,好像一种通向天堂的别样的路径。
书橱,监狱之地绝然无有,然而木板铁架却多得是。一人动手,两人跟风,三人五人便有了初步的书柜。再发展些,肯定要触及狱警们所能容忍的底线,就此便好,重要的是书。筛去逃跑法则等类,人文、法律、心里等分门别类应有尽有。同样那灰白带有红字标语的砖墙,同样那棱角分明日复一日的口粮,同样不变的早操和点名,而又绝对不一样之处,这里的红霞不再只是夜晚的前兆,更是黎明的基始。
人们所看之书不尽相同,苍耳略看兵法,尖果多是建康;至于另一侧房子,拇指不观书,观人即可阅览无限,而喽啰次等,便以文化充人,什么名着名家,什么大而空泛广而无度,都只看罢,以至于众相都不太漏恶,监狱仿佛是一个将军进修的圣地。嘲讽,自然在书中化解,冷眼贵贱是常有姿态,何为荤素之分肉食之别,在这里独特巧妙地成为了书本的厚度。他们不用旧书垫床板,而是用旧书垫脑子。
冬季棉衣发下来的那一个冬天,书本被堆放在书柜上无人光临。
其中有已经被翻得泛黄了的,还有被撕去甚多伶仃碎页无以成书的,完整崭新的屈指几本,也惹了露水。冬季里新刷的油漆,;连带棉衣棉裤也有着刺鼻的气味;饭桌上油然而生的不满的味道,没有因读书而完全克制;从厕所那边缓缓移来的神秘幻觉,让自己觉得像是进了天堂或者下了地狱。最诡异的是,油漆在第二周晾干,太阳也在第二周冲破云层,狱警在第二周轮换,书籍在第二周被焚毁,阵雨在第二周夜晚爆发,房屋在第二周倒塌,枪声在第二周响起,安静在第二周被打破,而犯人也在第二周逃跑。
这是一个真实的报道,在上世纪英吉利海峡的一个小岛上,一个喜欢看书的监狱,毁于一场暴乱。当第一批书籍从货船上卸下运往监狱时,政客在欣慰,平民在鼓掌,智者在担忧,那些囚犯,却差一点欢呼雀跃。读书,改变的不只是命运。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