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中学生作文 > 初一作文 > 正文

初一作文范文:无生法忍,以为因果

来源:中考网整理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19-01-29 21:06:15

中考真题

智能内容
  作者:邱诗雅
 
  若其不能欢喜忍受毁谤、讥讽、恶骂之毒,如饮甘露者,不名入道智慧人也。
 
  ------题记
 
  忍让并非尊严,即使你匍匐着,低着头,怕也可以气宇轩昂地伫立着。
 
  "忍"字透露着卑微的沉默着的风骨傲气,恍如到达彼岸的摆渡人,在流亡之间停泊,在成败之间穿梭,以为尊,以为卑,实则刚劲,不过蓄势待发而已。
 
  六度万行,忍为第一。
 
  混沌于跌碎了的时光流离中,忍之一字,众妙之门,傲骨铮铮。韩信悬头颅于屠户胯下,含垢忍耻,锋利的目光刺破了刘项之争的最后一道防线;刘邦拜殿下于项羽脚底,手捧咸阳,暗涌的帝心沉淀于鸿门毒宴的心怀鬼胎之意;司马懿临侮辱在诸葛叱前,端然危坐,而后称病躲避于曹爽锋芒漠视苦泪;德川家康沦落为信长之犬,忍辱负重,弑子毫不手软终成就全国制霸;宣宗李忱装疯卖傻长安城,百般摧残面不改色,深藏韬略一举迸发杜绝傀儡称帝朝政;刘秀谦卑低调于俗世跟前,隐含兄仇,扭转政治联姻于基石封皇后杀其族。
 
  一个"忍"字诠释了中国成大事者成大事者的秘诀。也许西方不是这样,他们靠着宣泄成就自己。忍为收敛,避其锋芒,静观其变,即使奉承,也怕是黑暗前的几许虚幻光景,等待将你吞并。
 
  到底,"忍"为什么?其一,辨识因果利弊,以生起忍;其二,接受得失祸患,忍于动乱;其三,担当外撼物移,漠视谩骂;其四,化解嗔怒婆娑,无生法忍。
 
  所以,"忍",需经过一番寒彻骨的凌厉,酝酿成的涵养。
 
  刀提在心口,当以自持,以为忍。并非对准自己的恶意的刀刃,若是后者,便不在忍之范围。忍无可忍,无需再忍,自当拼命。
 
  忍,可用于谋略,夺金戈铁马。却不可作为一直伴随生命的理由,太牵强懦弱。
 
  绥靖政策的荒诞苟安,纵容了战争并把它急速扩张,导致二战爆发加速,终究破产;韩信以人而生却以人而亡,狡兔死走狗烹,终死于吕后之手;清政府偷安一时,一味忍让签订不平等条约,将中国扣上了残疾的帽檐。
 
  这种是让,而且过度,意为目光的残障。
 
  因此,忍耐不是怯弱,怯弱更谈不上是忍耐。那是一种自我控制的能力,审时度势的智慧,保全自己的良方,主动收缩的调整和以退为进的策略。
 
  无生法忍,以为因果。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4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4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