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作者:中考网整理 2019-04-30 18:47:35
(5)列数字:用科学数据具体、准确地说明事物特征。
(6)分类别:把某一事物进行具体形象的说明,条理清楚,层次清晰。
(7)作比较:通过对比突出强调了被说明事物的特征。
答题格式:突出强调了被说明对象的ⅹⅹ特点(地位、影响等),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8)引用:使被说明事物更具说服力。
答题格式:①引用故事、神话传说:以……这个生动的故事引出说明的事物,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②引用名人名言:用……这句名言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③引用诗句:……这个诗句的引用,增强了文章的诗情画意,写出了(事物)……的特点,同时增强了可读性,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注意:我们在阅读理解的时候,要结合文章内容分析说明方法的作用。
六、说明文的语言:
1、准确、严密(科学性):特别要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术语和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它们往往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
语言的准确性主要体现在:表示估计、猜测、范围、程度等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及短语的运用(主要是副词和状语),如“基本上”“大约”“一般”“往往”“主要”“到目前为止”等。作用是更准确、科学地说明事物,符合客观事实。
2、活泼、生动(趣味性):运用了描写的表达方式,或引用了故事、传说、 、诗句等。
语言的生动性主要体现在:引用神话传说、轶事趣闻、生动的描写等。作用是更生动形象地说明 事物的特征;增强说明的趣味性,避免说明文语言的枯燥乏味。如:《桥之美》中通篇采用描写的表达方式,体现了说明语言的生动性。
七、常见题型及答题要点:
1、整体把握文章的大致内容,弄清说明对象。
① 看题目,不少题目都表示说明的对象,如:中国石拱桥。
② 抓首括句和中心句,好的说明文往往运用这种句子来突出所要说明的事物和特征。
③ 反之,如果要求为说明文加一个题目,也可以用说明对象作为题目。
2、概括文章说明的内容。
这是对说明文的整体把握,但需要注意的是说明对象和说明内容的区别。
① 说明对象是文章说明的是什么事物或事理。
② 说明内容往往是这个事物的具体特征或事理的具体内容,即“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点”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