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逢中秋之夜,我仰望天空,望见一轮圆月,但不是我们常说的一轮皎洁的圆月,天空中有层层清云,如烟似雾,弥蒙在月光下。月晕恰恰是这圆月与清云的红娘,牵于二者之间,淡淡的点上一圈,既不喧宾夺主,又有万般娇态。
有人说,新月似芽,半月如瓢,圆月如西子之明眸。这似明眸的圆月要用在中秋之月上,实为不妥,谚语有“八月十五云遮月”之说。云生月隐,神秘、迷离。此中秋圆月虽不及西子之善睐明眸,却独具情调。
我愿随月在云中漫步,听她讲古老的传说;也愿站在静处悄悄凝望。不过,这一切都化为柔和的月光洒在我身上。这才是真实的接触,是老朋友的祝福。许多人愿意在屋中欢饮度过这中秋之夜,而我却更喜欢在宁谧的夜晚,在高高的阳台或户外倾听月的歌声,感受“月中清露点朝夜”。
我曾读过唐人曹松的《中秋对月》中“直到天头无尽处,不曾私照一人家”的诗句,也曾看过李白《峨眉山月歌》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的绝对,还有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这些难得的佳作中曹松的诗抒发的是不平,《峨眉山月歌》抒发对故友的思念,朱先生的文章抒发哀愁。他们均写月,写月的无私公平普照大地,写月的淡淡月光给人的安慰,纵然其中并非都是中秋圆月。月亮从古至今都是思念、温柔、恬静的象征。尤其是中秋圆月,多少诗人睹物生情,写下传世之作;又有多少离别之人的惆怅。而我却没有这样的哀愁,我记起台湾的地震,它牵动着我也牵动着亿万炎黄赤子的心,一片片温暖跨海传情。中秋的月好象也正为此感人之举默默流泪。她,繁忙的信差,祖国人民的安慰由她传达。那么,原来思念、温柔、美好、恬静的象征中,更应添上一笔关爱和帮助,使无助的人看到她就想到希望,想到明天的美好。这月光虽不及太阳炽热的光芒,但却更能唤起联想——在困难之时,定有人伸出无私的手,给你帮助和温暖。这联想不是对世俗的乞求,而是我们这生活在地球上的一类年轻生命的本性——人性。大海纳百川,这中秋圆月仿佛是平静的大海吸收这每个人的思索,在她的温柔恬静中,思索的波涛也在缓缓地释放,化成云雾环绕其周。这是意境,注入新象征的意境。
愿这意境荡涤我陈旧的思想,冲刷掉世间的不平。或许你对这圆月还有些古老的思索,朋友,请开启你思维的闸门,畅想明天,畅想属于自己的“心月”吧。时间的河道似乎是广阔的,是深入的,有人在水面上笔直航行,有人在水面下匍匐而息,一切之理恰恰蕴含在薄薄的一层水面之中,水上的人无法触及,而水下的人只能渴望着仰视,这种长远的对视造就了两种不同的世界,水面之下的人,在渴望与狂热中,渐渐的被时间挫败,就像河道中暗流一般,无法反抗的掉入黑暗的深渊,寒冷的水与厚黑的泥涌入他的鼻腔与身体,进而封闭了心灵,憔悴的灵魂被无言的黑暗所统一,从此他变得沉默寡言,希望对他来说是种讽刺,是长期渴望却从未有过,到今天将他变这副模样的凶手,一面他质疑希望的存在,一面又庆幸自己从蒙骗中醒悟,他或许明白这是不安,但他无法镇定,他外表麻木,但心中又隐晦着自己都察觉不到忐忑,他鄙视那些对希望抱有天真的人,进而慰藉自己心中不满,因为,这样才能使他觉的“自我”是在清醒的状态,而那些人还在继续幼稚的愚昧。
人有九流的说法;而那些水面之上的人,在外人的眼中是“上流者”,是一种至极与“九流之下流”的对立,他们辉煌,因为他们是成功者,他们豪迈,因为他们有大气的资本,他们与水面之下的人截然相反,他们相信希望,所以努力了,进而成功了。一切都很完美,直到从水中来到水面上的一刻,他明白了,原来水面之上,还有天空的存在,一种白云飘拂连亘的“水面”,那种瞬间出现的疑惑,紧接着变成深深的怀疑,他想超越天空,却又明白突破地心引力的禁锢是多么困难,那是连“水”都可以束缚的能力,于是他舍弃了努力,进而去找寻其他的力量。
其实有些事物可以溶解在水里,而水可以在热情的温度下蒸发成的朦胧气体,进而飘向天空。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