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中考地理 > 正文

2019中考地理知识点:几种常见的环境问题

来源:网络资源 作者:中考网整理 2019-05-14 20:59:20

中考真题

免费领资料

几种常见的环境问题 山东省利津一中 王中波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也越来越受到人类的影响和干预,人类对自然环境的认识也越来越重视,哥本哈根峰会的召开就是很好的证明。我们人类对自己家园,对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的重视程度超过了任何人类历史的任何时候。

一、温室效应问题

1.产生原理:CO2能强烈吸收地面放出的红外线长波辐射,使大气温度增高。

2.产生原因

①工厂、交通工具、家庭炉灶大量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排泄大量的CO2。

②森林被大量砍伐,植物吸收的CO2减少,使大气中CO2的含量增多。

3.对全球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

⑴海平面上升,沿海低地国家、地区被淹。

①海水因温度升高而膨胀,导致海平面上升②极地增温强烈,部分极冰融化。

⑵世界各地区降水和干湿状况发生变化,导致各国农业经济结构的变化。

①干旱地区将变得更干旱

②温带耕作业发达的地区,因气温升高,蒸发加强,气候会变得更干旱、退化成草原。

③亚寒带某些地区,因气温升高,热量条件有所改善,适应温带作物生长。

4.解决措施

①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矿物燃料的使用量;②植树造林、保护植被;③推广使用绿色能源。

5.全球变暖给中国沿海地区带来许多环境问题

①加剧了风暴潮灾害;②加大了洪涝威胁;③减弱了港口功能;④引发海水入侵;⑤引发土壤盐碱化;⑥海岸侵蚀加剧;⑦沿海湿地损失和动物的迁徒;⑧沿海城市市政排污工程排污能力降低。

二、臭氧层空洞

1.产生原理:氯氟烃等气体在低空不易分解,上升到平流层,破坏臭氧,使臭氧层变薄或出现空洞。氯氟烃等气体主要源于北半球,通过大气环流输送到南极上空,对南极上空臭氧层造成严重破坏。

2.臭氧层破坏对地球环境和生物的影响:使到达地面的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一方面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对生态环境和农林牧渔造成破坏。

3.措施:减少并逐渐禁止氯氟烃等消耗臭氧层的物质的排放,积极研制新型的制冷系统。

4.近十多年来,青藏高原上空也出现了臭氧低谷(约比同纬度地区低11%左右),对青藏高原自然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有( )

A.大部分地区气温有所上升

B.大部分地区降水有所增加

C.山地雪线上升,冰川消融量增大,河流水位猛涨

D.藏羚羊、野牦牛等动物的分布区域发生明显改变#p#分页标题#e#

三、酸雨(酸雨、酸雾、酸雪)

十几年来,由于硫氧化合物(二氧化硫)和氮氧化合物的排放日渐增多,酸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现在中国已成为仅次于欧洲和北美的第三大酸雨区。

1.形成条件:大量硫氧化物(SO2)和氮氧化物(NOX)和湿润的气候。

2.主要原因:工矿企业、家庭炉灶、交通工具燃烧煤、石油和天然气,排放SO2、NOX;有色冶金工业大量排放SO2。

3.危害:使河湖水酸化,影响鱼类的生长繁殖及死亡;使土壤酸化,危害森林和农作物生长;腐蚀建筑物和文物古迹;危害人体健康。

4.解决措施

①减少矿物燃料的消费量;②进行技术改造、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硫氧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等有害气体的排放;③综合利用、变废为宝,回收SO2气体制成硫酸(发展洁净煤技术和洁净燃烧技术)。

5.十几年来,我国酸雨危害为什么越来越突出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工业迅猛发展,由于现代工业起步较晚及追求经济效益的片面性,再加上治污经验不足等原因,环境污染严重;西方国家利用科技优势,在投资的同时,也把污染转嫁到我国。

四、赤潮问题

1.概念:赤潮是一种海洋生态灾害,指的是一些在海洋中浮游生活的赤潮生物(主要是浮游植物或原生动物)在短时间内暴发性繁殖或高度聚集、且引起水色异常的现象(水色不一定是红色)。联合国已将赤潮列为世界三大近海污染问题之一。

2.赤潮爆发的主要原因

①丰富的营养物质;②强烈的阳光;③较高的水温;④停滞的海水。

3.赤潮爆发对海洋水产业的不利影响

①藻类过度繁殖容易导致海水缺氧,致使鱼类死亡、或其它鱼类的食物死亡,鱼类因缺少食物而死亡;②产生毒素、毒死鱼类;③阻塞鳃腺,造成器官性损伤;④影响海洋生态系统,影响浮游植物和食物链。

4.我国最易爆发赤潮的海域是珠江口、长江口、渤海。

五、沙尘暴

1.概念:什么是扬沙、沙尘暴与浮尘呢?

大多在冷空气过境时出现,北方在春季容易出现。所不同的是扬沙天气风较大,影响的能见度在1公里到10公里之间;而沙尘暴风很大,能见度小于1公里。而浮尘是由于远地或本地产生沙尘暴或扬沙后,尘沙等细粒浮游空中而形成,俗称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5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4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4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

欢迎来到中考网

您的IP地址是: 10.3.190.47, 216.73.216.172
如果您所在的城市未开设中考网分站,请进入全国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