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作者:中考网整理 2019-07-20 22:29:10
一、 物理命题的依据和原则
2015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物理试题的命制以2011年教育部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实验稿)》、2014年北京市教委颁布的《北京市初中科学类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和北京教育考试院编制的《2015年北京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说明》为依据,适当兼顾北京市现行不同版本教材的内容和教学实际情况。
2015年物理 命制的基本原则是:重点考查对学生终身发展有用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和基本能力,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实验探究,落实“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程理念。按照科学、公平、准确、规范的要求,精心设计,精心实施,精益求精,确保试题质量和水平。
二、 试题的特点
2015年物理中考试卷的命制严格按照命题指导思想、命题原则,调整试卷结构、调整试题难度、更广泛地选取试题素材、更灵活地设置考查和设问的角度,较好体现了科学类学科改进意见的要求,体现了物理学科特点和北京特色。具体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试题选材注重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倡导学生联系实际,关心生活、关心社会。
(1)试题注重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如T2、T3、T7D、T9、T22;注重激发民族自豪感,渗透爱国情怀,如T8D、T13(沈括发现磁偏角)、T42~43、T25;注重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如T4AB、T10AD,T25。
(2)试题的素材贴近考生生活实际,如T1、T3~9,T16CD,T17AB,T21~22、T25,T28、T34。
这些措施旨在引导物理教学加强科学和社会、自然的联系,让学生学习鲜活的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传递积极向上的正能量。引导物理教学重视培育学生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注重考查学生的强项,增强学生学习信心。
为了考查学生的强项,设计试题时采取了四个方面的措施:
(1)贴近学生生活,试题素材采用学生实际生活中最常见的现象。如T1、T 3、T 6~9、T21~22、T28。
(2)贴近自然,试题素材采用学生最常见的自然现象。如T2、T4、T5、T12、T25。
(3)适应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采用图文并行的描述方式,清楚准确表达,努力减少因歧义对学生真实能力的影响,以更好考查学生的真实水平。如T2、T4~5、T10、T13~14、T 15、T19、T27~35、T38~39、T44~45。
(4)紧扣双基,试题内容选择最常用、最基础的知识和技能。如T3~7、T11~19、28~33。
这些措施旨在引导教学以学生为本,着眼于学生终身学习、生活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引导教学重视物理与技术、社会和生活的联系,让学生感觉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兴趣和信心。
3.利用新颖的、开放的情景,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和能力。
为了考查学生的思维过程,主要从概念理解与应用,实验探究鉴别真伪、发现规律两个方面来实现。利用新颖的、开放的情景,考查学生的不同思路和方法,如T38、39,T40,T41(2)、T42(2)、T43。
为了考查学生的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试题打破模式化套路,设计有趣味、跟学生的思维相适应的题目。例如,T28~3考查基本实验技能;T4、5、10、13、14,T28、29,T31、32,T34~35、T 38考查观察能力;T32、34~40考查实验探究能力;T14、T33、T 34、36~39、T41考查初步分析概括能力;T15、T24、T 26~27、T35~36、T43~45考查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设置开放的情景,可以让不同水平,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充分发挥,旨在引导教学克服方式单一、内容封闭、机械训练等“惯性”,更多采用体验、探究的方式学习物理。这样不仅能够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减轻学生学习负担,还有利于学生在实际情景中理解抽象的概念、规律。加强思维过程及能力考查,旨在引导教学鼓励学生展现解决问题的思维方法和思维过程,鼓励学生深入思考,使教学聚焦思维过程的指导和思维方法的培养。
4.强调物理教学的实践性和开放性,采用适当的方式考查社会大课堂所学的内容。
为落实《北京市初中科学类学科改进意见》中利用10%的课时开展社会大课堂活动的要求,试题设计时,选择跟 概念、规律和实验探究密切相关的、能激发学生兴趣的日常生活、生产及社会大课堂基地(如中国科技馆)中的素材,作为试题的背景材料,通过设置不同层次的问题进行考查。例如,T2、T7D、T10D、T14、T25、T38、T42、T43。
这些措施旨在引导教学充分利用科技馆、博物馆、家庭中的各类资源,拓宽学生主动学习的空间环境,为学生创造更多的亲身体验的经历,为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支持。让学生在体验和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质疑,研讨解决方案, 真正体现“做中学”。
三、今年新增题型——科普阅读题的特点
今年首次在物理试题中增设科普阅读题,旨在引导物理教学重视阅读学习这一重要的学习方式。阅读能力是人实现终身可持续发展的核心素养,“学会阅读学习”是信息时代重要的学习方式,“学会阅读学习”不仅是语文或外语学科教学的责任,也是科学教学的共同责任,《初中物理课程课标》也明确提出了阅读学习的要求。
1.阅读素材的特点
物理科普阅读材料必须有物理学科的特征,学生必须依靠自己所学的物理知识,通过阅读获取新的信息,能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解决实际问题。两篇阅读短文都是在广泛收集资料,精心筛选的基础上重新编写的,做到了既科学真实,符合物理学科特征,又渗透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变换了资料内容呈现方式,确保对每一位考生都公平、公正。例如,阅读材料二《探海神器——“蛟龙”号》一文,“蛟龙”号载人潜水器深潜7020米新纪录诞生那天,正好又是“神舟九号”宇宙飞船与“天宫一号”首次手动交会对接成功的日子, “蛟龙”与“神九”互致祝福,进行了穿越海天的对话。
这是激发学生民族自豪感和激发学生爱国热情的重要素材。短文以突显“蛟龙”号三大高端创新技术突破为主线,介绍“蛟龙”号先进的技术创新细节,让学生体会科学技术就是第一生产力,科学进步则国家进步。“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伟大梦想的实现,是一代代科学家含辛茹苦,艰辛创业的结果,激励学生热爱科技,崇尚创新。
两篇短文的素材有如下三个特点:材料新颖,注重创设物理情景;表达形式多样,利用文字、图片、表格等提供信息,体现科技表达的形式;表达事实与表达情感相结合,在科技内容中,融入情感价值观。
2.问题设置的特点
以 “学会检索、学会提问、学会讨论、学会验证”为逻辑线索,精心设置了既符合命题理念,又体现阅读要求的问题。
(1)学会检索。要求学生在短时间内通过速读筛选出有价值的信息,带着“问题”阅读。如,42题第(1)问。
(2)学会提问。提问是理解的基础,也是阅读的关键环节,考查学生能否通过阅读接纳理解新的信息。如41题第(2)问,符合学生善于联想和想象的特点,答案开放。
(3)学会讨论。由于笔试测验的特点,这里讲的讨论严格说属于在学生个体头脑中进行的隐性讨论,即自己从不同角度想,自己同自己讨论。讨论的关键是寻找证据。如41题第(1)问,把学生置身于材料背景之中,置身于交流的环境里。
(4)学会验证。阅读是一种学习活动,仅仅是文字文本的观看或自己与自己的讨论层面还是不够的,一定要与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如,42题第(2)问和43题,设置了两道开放性问题,学生需要通过检索信息,估算获得新的数据,对比分析,来证实或修正个人的认识。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