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初中语文 > 基知辅导 > 正文

2020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标点符号

来源:网络资源 作者:中考网整理 2019-08-08 11:08:37

中考真题

智能内容
  标点符号
 
  一、导语
 
  熟悉标点符号的种类,掌握各种标点符号的用法、作用。着重掌握冒号、分号、破折号、引号、问号的用法及标号和点号的连用,注意区分逗号与顿号、分号与逗号、引号与点号间的关系;能给现代文、文言文加标点;对错、漏的标点能加以改正和补出,做到书写规范,使用正确。
 
  二、常用的标点符号有十六种
 
  7种点号:句号、问号、叹号、逗号、顿号、分号、冒号;
 
  9种标号:引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着重号、连接号、间接号、书名号、专名号。
 
  三、点号可分为句末点号和句中点号
 
  1、句末点号
 
  包括句号、问号、感叹号三种,表示一句话说完之后一个较大的停顿。
 
  ⑴句号(。)
 
  句号用在陈述句的末尾,表示陈述句完了之后一个较大停顿。
 
  ⑵问号(?)
 
  问号用在一句话的末尾,表示疑问语气。
 
  例如:
 
  注意点:
 
  A、反问句和设问句都是无疑而问。前者只问不答,要表达的确定意思包含在句子中;后者自问自答,以期引起读者的注意,但二者均是疑问语气,因而句末都用问号。
 
  例如:
 
  B、选择问句虽然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选择项,但仍然是一个完整的句子,表达完整的意思,因而只在句末用一个问号,句中各项之间用逗号。
 
  例如:
 
  C、有些表示委婉语气的祈使句,句末用问号。
 
  例如:
 
  D、有的问句,主语和谓语倒置,应注意把问号放在句末。
 
  例如:
 
  E、有的句子里虽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么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
 
  例如:
 
  ⑶感叹号(!) 感叹号表示感情强烈的句子末了的停顿。
 
  2、句中点号包括逗号、分号、顿号和冒号四种,表示句中的停顿和结构关系。
 
  ⑴逗号(,)表示一句话中间的停顿。
 
  ⑵分号(;)表示复句内部并列分句间的停顿。例如:
 
  使用分号应注意几点:
 
  ①单句排比,要求气势贯通,一般用逗号,不用分号。例如:
 
  ②并列关系句,分句较短的用逗号,不用分号。例如:
 
  ⑶顿号(、)
 
  顿号表示句子内部最小的停顿,常用在并列的词或词组之间。例如:
 
  注意点:
 
  A、并列词语中如果有连词“和”“及”“与”“或”“或者”等就不必用顿号。
 
  B、如果并列词语中还有并列词语,大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逗号,小的并列词语之间用顿号。例如:
 
  原子弹、氢弹的爆炸,人造卫星的发射、回收,标志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达到了新的水平。
 
  C、并列词语作谓语、作补语,并列词语之间不用顿号,而用逗号。例如:
 
  你要不断进步,识字,生产。
 
  这个故事讲得真实,动人。
 
  D、有的并列词语读起来并不停顿或停顿较小,又不会产生歧义,这时中间就不必加顿号。例如:
 
  这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事。
 
  ⑷、冒号(:)
 
  A、用在书信、发言稿开头的称呼后面,有引起他人注意的意思;用在“某某说”之后,表示下面是引用的话。
 
  B、用在总括后面的话,表示后面分项说明或表示冒号前面的话引起后面的话。例如:
 
  C、用在提示的话的末尾,表示后面有要说的话、所想的内容或所作的分析。例如:
 
  D、用在解释说明的话之前。例如: E、用在总括语前,表示总结上文。例如:
 
  注意点:
 
  ①冒号的提示作用必须发挥到句子末尾,也就是说,冒号要管到句末不能只管到句中。如果管几句话或一段话,一般用序次语或引号注明。
 
  ②使用“某某说”之类放在引用话之间,用冒号;放在引用话之间,用逗号;放在引用话后面用句号。例如:
 
  四、标号
 
  标号主要标明语句的性质和作用,包括引号、破折号、括号、省略号、着重号、书名号、连接号和专用号种。
 
  1、引号(“”‘’)⑴、引号的用法
 
  ①表示直接引用的话,例如: ②表示突出强调。例如: ③表示特定称谓。例如: ④有时用来引用成语、谚语、歇后语等。例如:
 
  ⑵、使用引号应注意:①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边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依次类推。
 
  ②如果引文独立成句,意思又完整,句末点号放在引号里面。例如:
 
  ③引文不完整或者说引文作为自己话的一部分,这时,句末点号(问号感叹号除外)放在后引号的外面。例如:
 
  ④如果引文连着有好几段,每段开头都应用一个前引号,直到最后一段的末了才用一个后引号。
 
  ⑤如果只把别人的话的大意说出,不照原样引述,这时,不用引号。
 
  2、破折号(——)⑴、破折号的用法
 
  ①表示破折号后面是解释说明的部分。例如: 表示意思的递进。例如: ③表示意思的转换,跳跃或转折。例如: ④表示语音的延长。例如:⑤表示语音较大的停顿或中断。例如: ⑥表示总结上文。例如: ⑦用在副标题前。例如:⑧表示分项的列举分承。
 
  3、括号(()[ ])
 
  括号表示文中注释的部分。括号的注释是比较宽泛的没有具体限制,一般不需要读出来。
 
  注意点:A、括号里的注释应紧挨着要注释的内容
 
  B、括号里的内容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句中一部分词语的,叫句内括号。句内括号中最后一个标点(问号、感叹号除外)应去掉。
 
  C、括号里的内容是注释或补充说明全句的,叫句外括号。句外括号注释中的句末标点可去可不去。
 
  D、括号和破折号都有解释说明作用,但用法有所区别。一般来讲,解释说明的词语比较重要,需要读出来的用破折号,否则括号
 
  4、省略号(……)
 
  ⑴、用法
 
  ①表示引文或引述的话里有省略的。例如: ②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例如:
 
  ③表示列举同类事物的省略。例如:④表示静默或思考。例如:
 
  ⑤表示说话断断续续。例如:⑥表示语言的中断。例如: ⑦表示话未说完,语意未尽。例如:
 
  注意点:
 
  A、省略号就是表示“等”“等等”,所以省略号后面不必再用“等”“等等”。
 
  B、省略号占两个字的位置,一共六个圆点。如果省略的是一大段文字或几段文字或诗行,可以用十二个圆点表示,单独成行,不顶格。
 
  5、书名号(《》<>)
 
  书名号表示书籍、篇章、报刊、剧作、歌曲等名称。例如:
 
  注意点:
 
  ①书名内还有书名时,外用双书名号,内用单书名号。例如:
 
  ②书名与篇名连用时,先写书名,后写篇名,中间用间隔号,然后加书名号。例如:五、标点符号的位置
 
  1、七种点号书写时紧挨着文字,放在文字右边偏下,占一格。
 
  2、引号、括号、书名号都用在文字前后,占一格。这三种标号的前半边不可以出现在一行结尾;后半边不能出现在一行的开头。
 
  3、省略号和破折号书写时都放在字格中部,占两个字格。可以出现于一行的开头,也可以出现于一行的结尾,但不能拆散使用。
 
  4、间隔号和连接号放在被间隔和被连接的文字中间,书写时占一格,处于格中部。连接号连接汉语拼音时占半个字格,而在公路、铁路等交通部门标识运行起讫点时,占两格。
 
  5、着重号和专名号都放在文字的下边,不单独占格。
 
  五、标点符号专项训练
 
  1下列句子使用问号有错误的一句是:( )
 
  A.延安的革命传统结出了丰硕之果,有谁不万分欣喜呢?
 
  B.只有古柏知道这昔日的野岭荒山,恶水险川,是怎样变成了今天的繁华世界?
 
  C.我们的饺子是亲手包的,亲手煮的,怎能不最好吃呢?
 
  D.与天文祥、卓别林、诺贝尔相比,一个青年人才瑕瑜互见,就不至于大惊小怪了吧?
 
  2下列句子使用感叹号有错误的一句是:( )
 
  A.让我们行动起来,用自己的双手营造出千千万万片森林,尽情地享受"森林浴"吧!
 
  B.石的感情是多么地沉郁、厚实、丰富,跟人们心心相印啊!
 
  C.真美啊!桂林的山水。
 
  D.保守落后的人就是阻碍社会向前发展的人!
 
  3下列句子使用顿号、逗号、分号有错误的一句是:( )
 
  A.一来一去,来的时候凶猛;去的时候又多么平静啊!
 
  B.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
 
  C.如果不是碰上了花店的一场争执,知道了它的生长规律,这一盆万年青,不但不会变成两盆、三盆,恐怕是弃置在一边,不再过问,久而久之,也就枯死了,岂不冤哉!
 
  D.伟大的东西总是围以辉煌的光彩,辉煌的光彩就会激起虚荣心,而虚荣心又很容易引起激动或我们心目中的激动;谁要是为名利的恶魔所诱惑,他就不能保持理智,就会依照不可抗拒的力量所指引给他的方向扑去。
 
  4引号的用法有:A.引用,B.特定称谓,C.强调,D.讽刺,E否定。请在句后括号中填写相应用法的字母序号。
 
  ①总司令把"大胜仗"三个字拉得长长的,加重了语气。( )
 
  ②三味书屋是几十年前的书塾,当年"诗云""子曰",咿咿哑哑的读书声街上都听得到,盛极一时。( )
 
  ③这样空想出来的"道理"其实并不像什么道理。( )
 
  ④"眼高手低"常常是使许多原来的名手渐渐无声无息的重要原因之一。( )
 
  ⑤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 )
 
  5破折号的用法有:A.下文对上文的注释说明或总结,B.提示下文,C.插说,D.语意递进,E.话题转换,F.说话延长,或停顿,或中断。请在句后括号中填写相应用法的字母序号
 
  ①有的人死在战场上,有的人死在酷刑下,而我们的钱班长却死在他的岗位上--锅炉前。( )
 
  ②你买这本书吧--这本比那本好。( )
 
  ③"哦!您,您就是--"。( )
 
  ④车夫毫不理会,--或者并没有听到,--却放下车子,扶那老女人慢慢起来。( )
 
  ⑤这句名言,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它给人们--特别是热心改革,勇于创新的人们以深刻的启示。( )
 
  ⑥敬请说明--新任州长竞选人可否将下述事实经过向本市若干迫切等待着给他投票的市民赐予说明,以释群疑?( )
 
  6省略号的用法有:A.引用的省略,B.列举的省略,C.话音的断续或延长。请在句后括号中填写相应用法的字母顺序。
 
  ①总而言之:我将不能常到百草园了。Ade,我的蟋蟀们!Ade,我的覆盆子们和木莲们!……( )
 
  ②"它们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还是继续劳动,继续酿蜜,整日整月不辞辛苦……"( )
 
  ③"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 ( )
 
  7为下面语句选择正确的标点,将序号写在括号里。
 
  记得在小学里读书的时候①班上有一位"能文"的大师兄,在一篇作文的开头写下这么句 ②鹦鹉能言,不离于禽③猩猩能言,不离于兽④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②: "③;④。"
 
  8下列句子使用标点符号正确的一项是:( )
 
  他随手拨开分队长的手说 嘿 什么首长 在这里我是战士 你才是首长哩 分队长同志 我有个意见 你得赶快把大家组织一下 风雨里看不清 要特别注意安全
 
  A. : " , , ! , : , , 。 ”
 
  B  : " , , , 。 , : , , !”
 
  C:" , , , ! , : , , ! ”
 
  D  : " 。 , , 。 , : , , 。”
 
  9在下面这段话的四个空格处依次填标点,最准确的一项是:( )
 
  ⑴你这可不行⑵ 战士一面理着绳子,一面真像老战士似地批评起来⑶ 这样毒的太阳,你光着膀子,一会儿就晒爆皮了,可痛啦⑷ 说着就去给他拿衣服。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 ②,"③:"④。"
 
  10对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用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我们对着高山喊:周总理--(破折号表示声音延长)
 
  B. 一个矮小而结实的中年人--内山老板走了过来。(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
 
  C.好个国民党政府的"友邦人士"!(引号表示讽刺、否定)
 
  D.当他带着他的师跨进"天下第一关"时,他也是这样走着的。(引号表示引用)
 
  参考答案:1B 2C 3B 4C A E D B 5A E F C D B 6B A C A 7D 8B 9A 10D
 
  六、常见标点差错
 
  1.非疑问句用问号
 
  “我不知道这条路谁能走通?但我一定要坚定不移地走下去。”
 
  “这条路谁能走通”虽然有疑问词,但它是“不知道”的宾语,整个句子是一个动宾结构的陈述句,故不能用问号。
 
  2.倒装句中问号前置
 
  “到底去还是不去?我的小姑奶奶。”
 
  这是一个倒装句,“我的小姑奶奶”是全句的主语。凡是倒装问句,问号应置于句末,才能准确表达出疑问
 
  或反间的语气。不能一看到发问便加问号。
 
  3.分句之间用顿号
 
  “浦东展开了翅膀,她是那样欢快、昂扬、奋发、正在向辉煌的明天飞去。”
 
  这里实际上有三个分句,在第二个分句和第三个分句之间,应用逗号而不是顿号。“欢快、昂扬、奋发”是
 
  联合词组。凡是联合词组,最后一个成分后面,不能用顿号。
 
  4.联合词组不同层次的词语之间用顿号
 
  “上海的越剧、沪剧、淮剧、安徽的黄梅戏、河南的豫剧,在这次会演中,都带来了新剧目。”
 
  “越剧、沪剧、淮剧”是一个层次;它和安徽黄梅戏、河南豫剧组成联合词组,又是一个层次。不同层次之间都用顿号,必然脉络不清。第二层次应改用逗号。
 
  5.连词前面用顿号
 
  “现众长时间地等待,只为一睹她的风采、或签上一个名。”
 
  “或”是连词。在不表并列关系的连词前面,无论是“或”,是“和”,是“及”,是“与”,均不能用顿号。可根据不同句子的情况,或者删去顿号,或者改用逗号。
 
  6.概数用顿号
 
  “看上去十七、八岁,一到疲骨伶仃的样子。”
 
  “十七八岁”是邻近两个数字连用,表示大概年龄。既然是概数,便不能加顿号。因为概数无须停顿;一加顿号便成了“十七”和“八”并列了。这不符合表述原意。
 
  7.集合词语用顿号
 
  “这次‘严打’的成功,和广大公安干、警的努力是分不开的,和公安干、警家属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公安干警”是集合词语,“干”指干部,“警”指警察。集合词语是紧密结构,不能用顿号分隔开来。
 
  “中、小学生”,“大、专院校”,“指、战员”,“司、乘人员”,这些词语中的顿号都是不该用的。
 
  8.句中没有逗号径直用分号
 
  “打好这一仗的关键是:一是发动群众;二是找准目标;三要速战速决。”
 
  顿号、逗号、分号、冒号,虽同为句内点号,但停顿的时间有长短之分。应先用停顿短的逗号,再用停顿长
 
  的分号,不能乱了秩序。只有在“分行列举的各项之间”,才能直接用分号。
 
  9.句中已用句号再用分号
 
  “一、学习贵在自觉。要有笨鸟先飞的精神,自我加压;二、学习贵在刻苦。要有锲而不舍的精神,持之以
 
  恒;……”
 
  句号是句末点号,分号是句内点号。既然已经用了句号,表明整个句子已结束,再用分号,便显得不伦不
 
  类。或者句号改为逗号,或者分号改为句号。
 
  10.冒号后面揭示范围不清
 
  “毛泽东有两句诗:‘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我从中感受到了共产党人的大无畏精神。”
 
  从表面上看,冒号后面的内容,全是提示的范围。其实不然。这里提示的,只是两句诗。或者将冒号改为
 
  逗号,或者将逗号改为引号内句号。
 
  11.句中短暂停顿用冒号
 
  “本市文坛三位女杰: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在一起谈笑风生。”
 
  “三位女杰”和“王安忆、王小鹰、程乃珊”是同位词组,中间只需短暂停顿,不必用标点符号。如果一定要用,只宜用破折号,让王、王、程作“三位女杰”的说明词语。
 
  12。同一句中用两个冒号
 
  晚上开大会,张书记宣布:厂里要实行两项改革措施:一是持证上岗,二是脱产培训。
 
  “宣布”后面是冒号,“措施”后面又是冒号,这是不符合标点符号使用习惯的。在同一个句子中,冒号一般只能用一个,否则便会面目不清。两个冒号中应有一个改为逗号。
 
  13.引语中“某某说”后用冒号。
 
  “‘大桥就要通车了,’他环视了一下会场说:“‘请大家咬紧牙关,作最后的冲刺。”
 
  凡是在一段引语的中间插“某某说”,这“某某说”后面只能用逗号,不能用冒号。冒号在这里的作用是提
 
  示下文。用了冒号,前面的话便没有着落了。
 
  14.引语中句末点号设置
 
  “李白的诗多豪迈:‘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为了子孙后代,为了中华民族,他们成了‘盗火的普罗米修斯。’”
 
  用了引号后,句末点号究竟是在引号内还是在引号外,关键是看引用部分是独立成句的,还是从属于引用
 
  者的。上句李白诗是完整的两句。句末点号应放在引号内;下句“盗火的普罗米修斯”,只是句中的宾语部分,
 
  句末点号则应放在引号外。一般来说,凡前面用了冒号,便是提示下面的引文是独立成句的。
 
  15.直排引号用于横排
 
  “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纷纷伸出援助之手,真是L人间自有真情在。”
 
  引号有直排和横排之分。直排用L’LI,横排用“”‘ ’,不能横竖不分,乱用一气。有些广告设计者误以为直排引号古色古香,身份高横排符号一头,这种想法是要不得的。
 
  16.不是书名用书名号
 
  “《丽达公寓》即日发售,……”
 
  书名号用于书名、篇名、报纸名、刊物名。“丽达公寓”是商品房的名称,是不能用书名号的。不能为了突 出某一表述对象,便乱用书名号。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4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4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