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的特性
1. 声音的三个特性:音调、响度、音色。
2. 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
l 频率:物体在1s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频率的符号为f,单位为Hz。
1Hz的物理意义:物体在1s内振动1次。
l 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频率。物体的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音调越高。
l 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从20Hz到20000Hz。
l 超声波是高于20000Hz的声音;次声波是低于20Hz的声音。这两种声人都听不到。
蝙蝠、海豚能发出超声波。海豚、猫、狗能听到超声波,狗还能听到次声波。
l 演示实验: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
【设计实验】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次拨动。比较两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
【现象】在使用同种材料的情况下,伸出桌边越短,音调越高;伸出桌面越长,音调越高。
【结论】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着音调的高低。物体振动频率越高,发出的音调越高。
【注意】① 使钢尺两次的振动幅度大致相同。
② 不要听桌面被拍打的声音。实验的研究对象是钢尺,听桌面声音是错误的。
l 乐器调弦,改变的是音调。分辨碗的好坏时(敲击),主要分辨音调,其次分辨音色。
l 见书上图1.3-8的水瓶琴,
对瓶口吹气时,声音是由瓶内的空气柱振动产生的。空气柱越长(水越少),音调越低。
敲击瓶体时,声音是由瓶体振动产生的。空气柱越短(水越多),音调越低。
3. 响度:声音的强弱叫响度。
l 振幅: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
l 决定响度大小的因素:振幅、距离发声体远近。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l 探究实验:探究影响响度的因素。
【设计实验】如书上图1.3-4所示,将系在细绳上的乒乓球轻触正在发声的音叉,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使音叉发出不同响度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
【现象】用不同的力敲击,兵乓球被弹起的高度不同。用力越大,乒乓球被弹起的高度越大。
【结论】发声体的振幅决定响度的大小,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注意】乒乓球的作用:把音叉微小的振动放大。
4. 音色:反应声音的品质。
l 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音色来辨别不同的声音。
l 音色决定于发声体本身。不同发声体的材料、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也不同。
l 声音的波形可以在示波器上展现出来。
l 音调和响度相同、音色不同的声音,它们的波形在大体上没有区别,而在小的振动处有区别。
新初三快扫码关注
中考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学习技巧,学科知识点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