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初中语文 > 文言文 > 正文

初中文言文积累与训练

来源:网络资源 2019-09-12 22:11:22

中考真题

  初中文言文积累与训练
 
  [考查要点]
 
  1.考查要求
 
  《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要求:诵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工具书理解内容。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
 
  具体要求:(1)了解一些古诗文的基本常识,为阅读和理解古诗文打下基础,进而不断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2)理解文言课文内容,能顺畅地朗读、背诵一些基本篇目,并注重能力的培养、情感的体验、知识的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3)能正确阅读和翻译文言课文及课外浅易文言文,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有益启示。(4).掌握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句式。
 
  2.考查重点
 
  (1)常见文言虚词、重点实词、通假字、重点语句的理解与翻译。
 
  (2)能根据试题要求,从文段中筛选并提取所要回答的内容。
 
  (3)能分析概括文段的要点和中心。
 
  (4)能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
 
  [试题特点]
 
  1.常见题型
 
  (1)选择题;(2)填空题;(3)概括题;(4)简答题。
 
  2.命题特点
 
  (1)选择题,多用于考查对文言虚词、重点实词、重点语句的理解、辨析。考查的容量较大,难度较低。(2)填空题,一是从文段中筛选出合乎题目要求的词语或句子填空,主要考查阅读理解能力。(3)概括题,主要考查对内容的理解与把握,既要求能准确把握内容要点,又要求能作概括表述。(4)简答题,着重考查考生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考查涉及的范围较广,难度相对较高。
 
  [难点解析」
 
  一、学习古代诗词,要注意以下两点:
 
  1.要领会古代诗词的意境。古代诗词一般篇幅短小,但形象鲜明,意境深远,言有尽而意无穷,为读者提供了联想和想象的广阔天地。如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读后令人心旷神怡,作者塑造的鲜明开阔的竟境,给人以美的陶冶。
 
  2.反复诵读,体会诗词的音乐美。古代诗词都讲究节奏、韵律,以构成抑扬顿挫的音乐感,我们要通过反复诵读来体味这些诗词的音乐美。
 
  二、学习文言课文,要注意以下几点:
 
  1.学习文言课文,重在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和领悟。
 
  2.要能正确翻译文言课文的句、段、篇,翻译应该做好以下三点:(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词不离句,句不离篇;(2)努力做到信(忠于原文)、达(语意流畅)、雅(文辞优美);(3)注意翻译方法,概括起来五个字:“对”、“留”、“补”、“调”、“删”、“替”。“对”,文言文白话文古今对译;“留”,即凡属人名、地名、官名、书名、年号和朝代等专用名词,保留原样,不必翻译;“补”,即补出原文的省略部分;“调”,即根据文言句式的特点,适当合理调整词序;“删”,有些虚词只起语法作用,并无实义,可删去;“替”,古今意义。文言中单音词较多,翻译时要尽量译成准确的双音词。
 
  3.通假字不能用假借的这个字的意义去解释,去读音,而要按被代替的那个正字的今义去理解和读音。
 
  4.古今词义的变化要注意以下规律:(1)词义的扩大。如扛、河,古义专指长江、黄河,现代泛指较大的河流。现代所表示的意义比古代更广泛;(2)词义的缩小。如金,古代泛指金属或兵器,现代一般仅指金子;(3)词义的转移。如牺牲,古代指祭祖用的牲畜,现代指为正义的事业而死;(4)词义感情色彩的变化。如先帝不以臣卑鄙中的卑鄙,古义指地位低下,目光浅短,并非贬义。今义则指品行恶劣,十足的贬义。阅读文言文,要特别.注意古今词义发生了比较明显变化的词。
 
  5.一词多义和词类活用都是文言文中常见的语言现象,我们在阅读文言课文时,必须从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确定词的释义,重点在理解和运用上。
 
  6.文言句式是文言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结构与现代汉语基本相同。但也有一些与现代汉语不同的特殊句式,了解并掌握这些句式,有利于透彻理解文意。主要的特殊句式有: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和被动句等。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对文言句式、词类活用等都未作要求,我们在复习中适当了解,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和求知欲,有利于增强阅读能力和拓宽解题思路,有利于今后的继续学习。
 
  文言文专项训练
 
  〈一〉
 
  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帝使我长百兽;今 子食我,是逆①天帝命也。子以我为不信②,吾为子先行;子随我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 之 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注:①逆:违抗 ②不信:不诚实,不可靠。
 
  1。解释加点词语 食〔 〕长〔 〕 然〔 〕 皆 〔 〕
 
  故〔 〕遂〔 〕子〔 〕 走〔 〕
 
  2。翻译句子 〈1〉天帝使我长百兽
 
  〈2〉子以我为不信
 
  〈3〉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
 
  ⑷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
 
  ⑸今 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
 
  3。一词多义
 
  〈1〉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 ( ) 〈2〉故遂与之行 ( )
 
  〈3〉兽见 之 皆走 ( ) 〈4〉辍耕之垄上 ( )
 
  4。从这则寓言可概括出的成语 :─────────────────这个故事启示我们:───────────────────────────────────────
 
  5。从中概括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 ────────────────────────────────────────────────────。
 
  6。请写出与这个故事意思相同或相近的成语或四字词语:───────────
 
  ───────────
 
  〈二〉
 
  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②于南方。席上啖菱,并壳入口。或曰:“啖菱须吐壳。”其人自护其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问者曰:“北土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注:①菱:即菱角。 ② 仕:做官。]
 
  1。解释加点词语 啖〔 〕 并 〔 〕
 
  或〔 〕 欲 〔 〕
 
  2。翻译句子 ⑴北人生而不识菱者
 
  ⑵其人自护其短
 
  ⑶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清热也
 
  ⑷前山后山,何地不有
 
  3。请为上文概括中心:─────────────────────────────────────
 
  ────────────────────────────────────────────────────
 
  〈三〉 歧路亡羊
 
  杨子之邻人亡羊,既率其党,又请杨子之子追之。杨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既反,问:获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1.用现代汉语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亡一羊( ) ②既反( ) ③奚亡之( )
 
  2.解释下面的之字。
 
  ①杨子之邻人亡羊( ) ②又请杨子之子追之( )
 
  ③何追者之众 ( ) ④亡之矣 ( )
 
  ⑤奚亡之 ( ) ⑥吾不知所之 ( )
 
  3.①找出本文中的一个通假字。( )通( ),意思是( )。
 
  ②找出本文中的一个倒装句。( ),正常语序应为 〔 〕
 
  4.补出省略的成分。
 
  既反,( )问:获羊乎?( )曰:亡之矣。
 
  5。翻译。(2分)
 
  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译文:
 
  6.本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答: ────────────────────────── ────────────────────────。
 
  〈四〉 自相矛盾
 
  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
 
  1.用现代汉语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誉之曰( ) ②以子之矛 ( ) ③或曰( )
 
  ④何如 ( ) ⑤夫不可……( ) ⑥同世而立( )
 
  2.判断下了说法的正误。
 
  ①楚人有卖盾与矛者。→这是一个判断句。 【 】
 
  ②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之起了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
 
  ③于物无不陷也。→这是一个双重否定句。 【 】
 
  ④物莫能陷也和陷子之盾中的陷字,均解释为刺,刺穿。【 】
 
  3。从中概括出这则寓言的寓意 :──────────────────────────────────────────────────────────────────────────────。
 
  〈五〉 劝学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①,輮②以为轮,其曲中规③;虽有槁暴④,不复挺⑤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⑥,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注】①木直中绳:木材笔直,合乎墨线。②輮:烤。③其曲中规:木材的弯度合乎圆的标准。④虽有槁暴:槁暴,太阳晒。⑤挺:挺直。⑥日参省乎己:每天检查反省自己。
 
  1.用现代汉语解释加点的词语。
 
  ①学不可以已( )②取之于蓝 ( ) ③水为之( )
 
  ④虽有槁暴 ( )⑤輮使之然 ( ) ⑥故木受……( )
 
  2.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②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①找出本文中的一个通假字:( )通( )意思是( )。
 
  〈六〉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竟跃。实是欲界之仙都①。自康乐②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选自陶弘景《答谢中书书》)
 
  注释:①欲界:佛教所谓的三界之一,这里实指人间。②康乐:谢灵运,袭康乐公,世称谢康乐。③与:参与,即置身其中。奇:山水的奇妙。
 
  (1)下面对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古今共谈(一起谈论) B.夕阳欲颓(正要落山)
 
  C.五色交辉(交相辉映) D.晓雾将歇(将要散尽)
 
  (2)本文虽未提到所描绘的究竟是何处之景,但我们仍可从文中景色的清丽明净看出作者所描绘的是 的山水之美。作者在写景时,先写 ,后写 ,以 衬 ;从时间上看,既有 之景,又有 之景,层次极为分明。
 
  (3)晓雾将歇,猿鸟乱鸣中的乱鸣所描绘的是怎样的画面?乱鸣在整个场景描写中有何作用?
 
  (4)作者对所见之景的直接评价为 换为四字短语应是
 
  (5)范仲淹〈〈岳阳楼记〉〉中有四个字与本文中沉鳞竟跃所用修辞方法相同,所描绘的景观相似,那就是
 
新初三快扫码关注
 
中考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学习技巧,学科知识点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4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4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