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初中语文 > 基知辅导 > 正文

2020中考语文复习关键二:全面

来源:网络资源 作者:中考网整理 2019-09-14 11:12:45

中考真题

智能内容
  关键词二:全面
 
  命题的出发点是《课程标准》和《考试手册》。作为国家级考试,命题的科学性决定了试卷必须完整呈现《考试手册》中的考点。
 
  对“全面”的第一层理解是:考纲所涉及的考点要一一落实和准备。以2011年中考试卷文言文为例,15题试题全面对应《考试手册》中“文言文阅读能力”要求。如第1—6题名句默写是“能默写规定范围内的文言诗文”;第7、8题对《如梦令》中“浓睡”一词释义是“能理解和把握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的感情倾向”;第9题是对“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以及相关的文学和文化常识”的考查;第10题句子翻译,既考查了文言实词的积累,又检测了文言虚词“之”的常用意义:第11题是“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第12题考查“云”、“得”在句中的含义,这两个文言实词分别在教材《桃花源记》和《黄生借书说》中学过。属于《考试手册》中规定的150个文言实词的范围;第13题“非故也,何罪之有”是“能用现代汉语翻译文言句子”;第14题、第15题是“能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能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
 
  因此,初中语文复习必须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考试手册》,认真梳理知识点,循序渐进,不急不躁,绝对不能按照个人喜好或复习习惯来任意增删考点。任何主观判定当年“热点”而忽略其它考点的行为都是初中语文复习的大忌。同时,从这几年的命题特点看,“能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和生活场景,运用语文知识和综合学习的语文能力解决问题”也是考查重点,所以有必要对教材中的“综合学习”进行系统梳理,
 
  对“全面”的第二层理解是:从历年中考试卷看,中考试题设计是依据不同文体的特点来设计试题。如2011年中考试卷现代文(一)是议论文,试卷就围绕议论文的文体特点命题。考点是“能辨别论证方法(举例论证、引用论证、对比论证),并分析其作用”试题表述为:第18题“第③、④段中运用的论证方法是,其作用是”。2010年、2009年中考试卷现代文(一)是说明文,考点是“能辨别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列图表等4种说明方法,并分析其作用”。试题表述为:2010年第16题“第①②段运用了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2009年第18题“第⑥段运用的说明方法是,其作用是”。中考试卷现代文(二)是文学作品,所以往往会有“情节线索”类题目出现。如2011年第22题写出“我”的心理状态所经历的变化过程,要求考生在揣摩作者心理变化的同时,能用恰当的词语进行概括。上述这些题目都是鲜明体现文体特点的试题。
 
  因此,初中语文复习,不仅要注重知识的覆盖面,还要突出主干知识的复习,在确认考点的基础上细化考点。如在明确文体后,能分析说明文、记叙文、议论文的思路结构;对文章表达方式、语言特点,表达自己的感受和见解等。
 
新初三快扫码关注
 
中考网微信公众号
 
每日推送学习技巧,学科知识点
 
助你迎接2020年中考!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4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4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