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中考备考 > 中考作文 > 中考满分作文 > 正文

2019年中秋节假日作文写作方法

来源:家长帮社区 作者:智小康 2019-09-16 09:33:21

中考真题

智能内容

  中考网整理了关于中秋节假日作文写作方法,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仅供参考。

  以群分,作文以类分。有一类作文,叫做节假日作文。你想啊,好不容易过个节、放个假,语文老师怎么能让你白白浪费这么大好的时光呢?一边欢度节假日,一边写一篇作文出来,这才是中小学生节假日的标准配置。

  马上就是中秋节了,我们今天就来聊聊如何写有关中秋节的作文。会写中秋节的作文之后,其他的节假日,比如清明节、端午节、春节、儿童节、劳动节、国庆节等等,相关的作文我们也都会写了。

  从内容上区分,节假日作文的“三件套”,分别是写俗、写情、写事。

  写“俗”

  写“俗”,就是写风俗、民俗、风物。中国的传统节日,往往是跟各种风俗分不开的,尤其是饮食的风俗。比方说,过年吃饺子,元宵节吃汤圆,端午节吃粽子,中秋节吃月饼、吃螃蟹。当然,也不全是吃吃吃吃。比方说,过年的时候逛庙会,端午节的时候赛龙舟,中秋节的时候赏桂花、赏菊花、赏月亮,这都是民俗活动。

  中秋节的作文,最简单、最容易上手的就是写跟中秋有关的风俗。比方说,我们前几天推送的《中秋节最佳散文三篇》(点此查看),其中丰子恺的那一篇,写的就是江南中秋吃蟹的风俗。我们的作文,也可以写一写中秋节吃月饼、螃蟹,赏月、赏菊、赏桂花。是写其中一种,还是都一一写到?建议大家只写其中的一种,这样可以训练我们写具体、写生动的能力。

  注意,不要抄百度百科,那样抄出来的作文是没有丝毫意义的。中小学阶段写作文,必须首选写自己的生活经历。丰子恺写中秋吃蟹,吃的可不是网上查来的螃蟹,而是养在他们家天井角落缸里的那几只。那几只螃蟹和洋油灯、紫砂酒壶、碎瓷盖碗、水烟袋、一本书、一只猫,还有丰子恺的一家人出现在一起。你也要写你现实生活中吃到的那一只螃蟹,这样写出来才有可能生动。

  写“情”

  写“情”,就是写情感。传统节日往往是家庭团聚的日子,有人就会有情感的流露。或者,家庭在节日不能团聚,这更加会激发亲人之间的情感。重阳节,王维一个人在长安求学,不能和自己的兄弟们一起登高。于是他写下了《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中秋节,苏东坡和弟弟不能相见,写下了一首《水调歌头》寄给弟弟,送上“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祝愿。

  中秋月圆人更圆,团圆是中秋的情感主调。当然,除了对亲人的思念之外,我们也还可以写一写更加深厚与广阔的情感。比方说,我们前几天推送的《中秋节最佳散文三篇》(点此查看),其中于丹的那一篇,所表达的就是父母之间的那种深沉隽永的爱。有同学可能要反驳了,说不对啊周老师,这篇文章写的不是桂花吗?是的,情感它是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写情感必须有所寄托,通过写事来抒情,通过写景来抒情。

  于丹的《一枝桂花》是通过写事来抒情,季羡林的《月是故乡明》则是通过写景来抒情。他写了儿时故乡的月夜风景,也写了北大朗润园的月夜风景,对比之下,仍然觉得“月是故乡明”,从而抒发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有兴趣的同学可以自行搜索这篇文章来读读)写风俗也好,写情感也好,都不是截然分开的。丰子恺写吃蟹,仍然表露了对往日生活的怀念。“三件套”,看上去是三件,其实还是一套。

  写“事”

  写“事”,就是写事件、讲故事。有些假日,不像节日那样可以写民俗、写情感,比方说暑假,既没有吃粽子可写,要团圆也牵强。怎么办?所有的节假日,总会发生各种大小事的,写节假日里发生的各种事情,这也是节假日作文的最常见内容。

  比方说,我们前几天推送的《中秋节最佳散文三篇》,其中林清玄所写的《月亮与台风》就是很典型的叙事散文。儿子的作业是要记录月亮,然而中秋节期间来了台风,看不到月亮了,怎么办?父亲就出主意说,其实台风也很美啊,儿子记录下来的台风果然很美:“风从东西南北吹来,云在天空赛跑,雨势一下大一下小,伞在路上开花。”凡事不要强求,也许转过街角就会遇上更美的风景。

  如果说我们平时都在学校上课,节假日里可记之事就太多了。出门旅游,去爸爸妈妈的老家,上游乐场,逛街……记住“三件套”的说法,写事的时候可以说理,可以抒情,写民俗的时候,本质上也就是写事。一定要写自己在节假日的亲身经历,这才是颠扑不破的规则。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4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4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