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作者:中考网整理 2019-10-28 17:41:05
答题时,字迹要清楚,不要潦草。做解答题、证明题、计算题时尽量做到每行只有一个式子或者一个推理句式,不要一句话连着一句话。那样老师看不清,尤其对于那些按步给分的题会影响自己的得分。
复习方法
1.回归课本,串联知识
在学习的过程中,我们对新知识的理解和领悟是逐渐深入的。当完成了一个阶段的学习后,重新通读这一阶段的课本,往往会有新的感悟,这就是串联知识,构建网络的过程。
2.整理笔记,注重基础
在回归课本的时候,可以结合笔记一起看,这样更容易理清重点和难点。对于已经熟练掌握的内容,可以在笔记上做好标记,复习时掠过即可,着重看问题多的部分,可以大大节省时间。
笔记上往往是最重要但也是最基础的内容,要知道,在初中阶段,考试时绝大多数的题目是基础内容,包括中考也是如此。所以,掌握基础知识仍是大家的首要任务,没必要在“高精尖”的内容上耗时太多。
3.错题本,随记随清
错题本是错题的集结,有利于同学们总结归纳自己平时作业和测验中出错的原因,分析自己在概念理解、知识运用、答题技巧等方面的问题,有的放矢的解决问题,减少以后的丢分。错题本要随时“清零”,不积攒问题。期中考试之前,必须把所有的错题弄明白。对于反复出现的错误,最好主动找老师寻求帮助,一起分析错误原因,并在笔记相应位置进行补充记录。
4.考试技巧,重在平时
审题不清——在题目中圈点批注关键词;
计算失误——每天1分钟速算或5分钟工整草稿训练;
字迹缭乱——作业、笔记、测验,都是练习的机会,先做到清晰、工整、精确,再尽力达成美观;
隔步跳步——仔细观察标准答题格式,换位阅卷人视角审视答案;
答题卡填涂——使用考试专用铅笔,笔芯宽度合适;
……
这些问题都需要在平时注意改正,逐渐建立好习惯。
5.题海无边,切忌盲目
初一、初二阶段,海量做题是不必要的,大家把平时的作业、练习册、测验的题目做到深入落实、细致思考,就已经足够。对于能力强、对成绩有更高追求的学生来说,高难度、大综合的题目也要适时适量,不一味追求题目的“偏”和“怪”。
6.文理交替,复习不累
如果有周末这样大块的复习时间,可以在复习时文科和理科交替进行,降低复习疲劳和烦躁。在长时间的伏案复习之后,还可以穿插体育运动,这样有助于提高复习效率。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