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初一年级 > 期中信息 > 正文

中学生期中考试你get了吗

来源:网络资源 作者:中考网整理 2019-10-30 17:26:49

中考真题

智能内容

  期中复习五大误区

  误区一:时间紧迫,为了考好要熬夜复习

  Q:我是一名初三的学生。马上就要考试了,我内心非常的紧张,怕考不好会打击我的自信心,所以我现在每天晚上复习到一点多才睡觉,结果第二天很头晕,一天都没有好好学习,我该怎么办呢?

  A:期中考试只是对学生前段时间学习成果的小检测,用来检验近期的方法是否适合自己,以便调整自己未来的学习状态。因此不必熬夜学习,影响到白天学习的效率,那样就因小失大了。

  那么如何应对考前焦虑呢?以下建议:

  正确认识考试,明确学习目标;

  舒缓考试压力,确定合适的目标;

  保持良好心态,做好自我评价。

  误区二:马上就要考试了,看教材不如刷题

  Q:我觉得我应该针对期中考试做一些训练,所以最近的复习我就不看课本了,做了一些教辅和套卷,但为什么我的正确率完全没有上去呢?在某些比较烦躁的时候甚至越做错的越多,这是怎么回事?

  A:许多同学觉得时间不够用,作业和复习都是拿到题目就做,遇到不懂的再看教科书和笔记。其结果必然是速度慢、效率低。

  另外,由于基本概念不清或者是理解错误,“题海战术”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先看透课本内容再动手才是最正确的方法。

  首先回顾基本概念,明确学习的目的,把握解题的规范化要求,了解有关注意事项,做到心中有数后再动手做题目,才能达到巩固、强化知识、掌握技巧、提高能力的目的。对于复习卷、模拟题,也是一样的道理。

  误区三:文科类学科,死记硬背就能考好

  Q:我今年上高一了,非常喜欢历史学科,想在期中考试中取得好成绩,所以我早读的时候一直在背历史,从头背到尾,背完再倒着背一遍。结果把题拿出来,我还是不会做,大题也总答不到点子上。

  A:这个问题困扰了大部分需要考文科科目的同学,死记硬背是绝对行不通的。首先,在背诵之前,我们应该把教材的整体架构摸清楚,对具体内容形成自己的理解。在接下来的环节,多背诵没错,但不能按照课本从头到尾去背。

  因为文科课本的行文顺序并不是分点列析进行的,完全按照课本顺序去背不仅容易分不清要点,也不便于记忆。

  正确的背诵方法是:

  将课文拆分,根据自己的理解顺序去背。

  举个例子,对于历史事件的背诵,学生可以按照事件的时间、产生的原因、造成的影响、导致的后果以及牵涉到的重要历史人物等不同内容进行拆分,然后再逐个"攻破"背诵难关。

  而政治可以按照答题的三点来背: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这样,背诵才可以起到应有的效果。

  误区四:这道题只是“粗心”做错了,不必放在心上

  Q:我平时很刻苦,也算是比较聪明吧,就是经常马虎,不然我的成绩在班里肯定是数一数二的。

  A:这是复习中一种非常常见的误区,而且非常容易被忽略。不重视“马虎”,也不正视自己因“马虎”而失去的分数,后果可能很严重,并且事后往往追悔莫及。

  在做模拟题和平常小测试时,常常有学生抱怨因为马虎丢分。如果丢了2~3分,可能是由于一时马虎;但是超过5分,那就不再是马虎问题,而是掌握得不够好,所以要正视“马虎”!

  从平时的小测验以及模拟试题中发现问题,针对问题,加大训练,不马虎是一种习惯,需要努力去培养。

  误区五:题目做对就可以了,字体不好不要紧

  Q:我上次写了和同桌几乎一模一样的答案,居然给了他满分,只给了我一半的分。我平时也爱好自己写东西,文采也不错,但作文成绩一直上不去,这仅仅是因为我的字写的不好吗?

  A:这个问题的答案几乎可以说是肯定的。大家想一下,一位老师需要在不多的时间内批改上百份卷子,如果遇到了非常难以辨认的字,老师会花上半个小时去研究你写的是什么吗?不会的。

  因此,练字对同学们的考试来说,非常重要。

  一张干净、整洁的试卷可以让批卷老师赏心悦目,自然也会给高分。

  如果短时间内字体提升不上去,可以先把试卷写的整齐,可以在平时的练习中采取用尺子画横线的形式,使自己慢慢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在时间充裕的情况下,可以买几本字帖来练习。

  期中复习三大步骤

  期中复习应该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具体可分为三个步骤:

  第一步:列计划,细化复习目标

  因为期中考试涉及科目较多,复习时间有限,同学们应给自己划定每天的任务,提出具体的学习要求,增强复习的目的性和紧迫感,进而提高复习效率。

  要提前列好复习计划,计算好离考试还有多少天、有多少内容需要复习、每天需要复习哪些内容,每天拿出多少时间复习。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4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4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