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作者:中考网整理 2019-11-04 13:17:50
把课本的目录打开,截止期中考试前学到的章节为止,每个板块涵盖的章节,每个章节的知识点,知识点中的重点是什么,这些必须做到用大脑回想即可完成的境界。
此外,语文课本、古诗词、文言文、好词好句;英语课本、单词、优秀作文段落……提早准备好,平时多背诵,总归是没错。毕竟期中考过后,还有月考、期末考。
每个板块的知识点具有相关性,用表格整理出相关点、不同点,重点、混淆的知识在旁边添加注释,这是一个记忆深刻比较有趣的复习办法。
回归题型
把平时的试卷,按照课本上知识点的先后顺序进行整理,然后把试卷上的错题再做一遍。如果有错题本的话,这个时候就可以派上用场了。
随堂练、周考、月考中整理的错题进行复习消化,注意自己的错题原因、解决方法,避免期中考试同类型的错误再犯,从而提高得分率。
利用课余时间
很多同学没有养成及时回顾学习内容的习惯,甚至会出现前面学习后面忘的习惯,所以在期中考试复习中尤为费时间,同样的复习时间中自己的复习效率很低,建议这类学生要利用一切有效时间进行复习,也就是利用各种零散时间进行复习,比如起床、上学、放学、晚睡前进行记忆背诵。
适当做练习,对于课本上的典型题目要勤加练习,对于历年真题也要多加练习,找到做题的手感,抓住出题者对于题型的思路。
3
期中考试,看看学霸都如何复习?
清单式复习
清单式复习=宏观清单+微观清单。
宏观清单包括:主要考点、重要考点、容易混淆点、常考常错点;
微观清单:就是考前一段时间必须要完成的复习内容或任务。可以制定两天复习计划,一周复习计划,并按计划去执行。
思维导图
发散性思维,头脑风暴,考点大串联。其实就是从课本中攫取知识点拓展为考点,并用一张图串联起其他知识点,简单而又完美。(各科思维导图汇总见本期推文的第二篇)
主干知识目录法
按课本单元目录联想主要考点;按考纲列出的考点与课本内容接轨。
学科交叉复习
主要适用于课余的时间安排。以半个小时为时间单位,半小时复习语文、半小时复习数学、半小时复习英语。
注意:千万要避免整个晚上或长时间地应对某个学科。这种学习方式效率是比较低的,同时也是比较容易产生倦怠的。
错题回顾
这种方法比较适用于考前2-3天。因为这个时候看错题,印象是最深刻的。当然,对于这些错题,你必须熟练掌握它的解题方法,随手翻翻是没有效的。这就需要大家准备一个错题本,将错题分门别类整理出来了。(错题本的整理方法点此查看)
结伴讨论复习
考前阶段同学之间是最有利用价值的资源。
使用的范围有:热点话题探讨、难点讨论、互问互答、互相出题考试等。
借助表格梳理知识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