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作者:中考网整理 2019-11-08 13:25:38
一、平心态
考试成绩出来之后,作为一个家长,不要先预设心态(你看,这就是你的粗心导致的吧),然后试图去证明这样的结论。家长可以对孩子说:“孩子,请放心,一次考不好并不要紧,我们并不会责怪你的。成绩只是你最近学习的情况的阶段性测试。”家长自身的心理状态、生活状态对孩子是最具影响力的。家长可能也会在自己的工作中遇到很大的压力,其实这正好也是言传身教的一个好机会。让孩子看到父母在工作压力下的努力和自信,和孩子互相加油打气,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种强大的榜样的力量。
二、莫比较
不要拿自己孩子成绩和别人比。每个孩子平时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家庭环境,家长教育模式不一样,成绩自然会有好有差。如果家长足够理性的话,一定不要拿自己的孩子和别人去比成绩,这样比对孩子不公平。大多成绩不理想的孩子,主要责任在家长和老师身上,并不能完全让孩子自己来承担,有责任心的家长,应该主动承担相应责任。
三、析数据
对于考试成绩,家长不要只看孩子考试得了多少分,而要学会看看孩子失了多少分。从失分处入手,可以淡化对不理想成绩的失落感。可以引导孩子分析丢失这些分数的原因。
在卷子上没有不该丢的分,只要是丢分,就是说明孩子那里是存在问题的,要好好找出问题。
和孩子一起做试卷分析。这个过程中可以发现孩子平时学习中存在的一些盲区和孩子平时学习中忽略的问题。比如平时家长忽略孩子培养学习习惯导致答题时出现的粗心大意;比如基础知识没有学好不会答题;比如孩子对阅读理解题理解能力有不足;比如孩子读题不专注,解题步骤不完整;比如孩子答完题不回头仔细检查试卷;比如孩子字迹较乱影响老师判卷等。这些都可以在和孩子做试卷分析中发现。
对于卷子中的错题要及时订正,如果错题中出现了以前错过的题目再次出错的情况,则要追问自己,订正错题的时候,是如何订正的。
四、舒压力
在持续的高强度学习及压力下,孩子有时心烦气燥,产生情绪的波动是正常的。有时孩子可能会说气话,比如“觉得烦、累、不想考了”之类的话。很多时候,孩子这样说其实就是一种发泄。家长不必太过较真,不妨先让孩子宣泄情绪。
家长也可以用乐观的情绪和正能量的语言,适时拍拍孩子的肩膀、给孩子一个拥抱、一个关爱的眼神,或者给孩子写一些温情鼓励的话语等多种方式,给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让孩子在父母的关爱、理解和支持中笑对压力。
家长可以适当安排一些轻松的活动,如陪孩子一起散步,聊一些轻松有趣的话题,帮助孩子树立自信,不断以更好的状态重新投入学习中。
总之,家长要做好家长的角色,这与自己是否有高学历、是否知识广博等没有多大的直接关系。对于孩子来说,有家长深深的爱和信任在那里,就已经是最好最重要的帮助了。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