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作者:中考网整理 2020-01-10 17:48:38
很多同学在小学阶段,数学成绩还挺不错。可是到了初中后,发现有明显的退步,甚至可以说是差劲。那么,造成数学成绩差的原因可能是什么呢?快来自检,不要让这些坏习惯打击你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首先,基础不扎实,不会用数学语言来表述概念、性质或者判定定理。比如在初一阶段,学习几何初步知识时,很多学生仍然用小学的思路来解题,列式计算线段的长度或者角度。虽然最终的答案可能是对的,但是拿不到过程分,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损失。
尽管初中学习的定理或者性质不是很难,但是仍然有很大一部分学生不知道怎么用数学语言来表达。比如在初二学习角平分线的轴对称时,涉及到了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所谓角平分线的判定定理,就是用来证明两个角相等的一种方法,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思路,不需要再像以前一样一定要证明到两个角相等。但是,很多学生学习以后,却仍然选择老方法,不会使用该定理。因此,基础不扎实导致的不会使用数学语言,造成部分学生哪怕会做也拿不到满分的原因之一。
其次,少量做题甚至不做题,或者盲目刷题,深陷题海,这两个极端都不可取。数学不做题肯定是不行的,光靠老师在课上讲的几道例题和回家作业,这些题量还不足以能够让你彻底掌握课上学习的知识点。题目做得少,考试的时候,在你眼里,可能都是“生题”,不知道如何下手。
同样的,只是一味盲目做题,什么题目都刷,不去领悟数学思维,这样也是不行的。深陷题海战术,是另外一个极端,数学题目换个数据、条件,就可能变成一道新问题,数学题目是做不完的。我们要学会的,不是做一道题,而且做一类题,学会举一反三,掌握题目中的解题思维。
然后,瞎猜、瞎蒙、凭感觉做题,有些时候甚至自己加条件做题,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数学是一门严谨的学科,做题目时不能老是“我觉得”、“我以为”、“应该是这样的”,每一步都要做到有理有据,有相应的公理或定理作为依据。对于证明题,我们在刚学时,老师强制在每一步后面的括号里都要写理由,但是很多同学嫌步骤繁琐,后来老师也不再做要求,就把这个要求彻底遗忘了。
当然,不是一定要求同学把理由写在后面,毕竟考试的时候不现实。但是,我们在写证明题时,一定要做到每一步都有理有据。那么,是不是不允许猜测呢?答案也是否定。数学解答题中,有需要我们自己猜测结论再证明的题目。无论我们猜测的结果是什么,一定要可以证明,而不是随意的瞎猜。这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大胆猜测,小心验证。
最后,掉进同一个坑两次,甚至多次。做数学题目时,出现错误不可怕,可怕的是一错再错,反复掉进同一个坑。很多学生遇到错题,就扫一眼,等着老师讲答案,讲完答案后,把错误的答案涂掉改成正确的答案。这样有用吗?你知道自己为什么错了吗?这样和没做有什么区别呢?一定要在错误上找原因,自己为什么错了,是基本知识点没有掌握?是粗心大意,计算上的失误?还是解题思维方法没有掌握?错题后要学会总结,错题可以说是学习的动力。
同学们,对照着自己反思下,这些问题有没有在自己身上出现,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