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作者:中考网整理 2020-02-04 11:07:05
(一)科学调适心理
1.关注可靠信息。通过政府、权威机构发布的信息,了解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知识等相关信息。减少对疫情信息的过度关注,减少不科学信息对自己的误导,不信谣、不传谣。
2.合理安排生活。安排好生活内容,有计划地做一些让自己感到愉悦的事情,比如听音乐、看书、与家人或朋友聊天、在家办公和学习、做家务等。自己掌控生活的节奏,每天学一点新东西,追求内心的充实。
3.接纳负性情绪。认识到自己出现负性情绪是正常的,接纳自己的情绪反应,不自责,也不指责和抱怨他人。
4.学习放松技巧。通过科学渠道学习深呼吸放松技术、冥想(正念)技术等,帮助自己缓解负性情绪。
5.用好支持系统。多与家人或朋友交流,舒缓不良情绪,也要帮助家人或朋友处理不良情绪,做到自助与助人。
6.寻求专业帮助。关注自己和家人的情绪状态,如果负性情绪持续时间比较长,影响到正常生活,自己无法解决,应及时寻求精神卫生、心理健康专业人员的帮助。
(二)医护人员心理疏导
浙江中医药大学医学心理学教研室、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精神卫生科、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临床心理科结合国家卫健委下发的《关于印发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的通知》及相关资料,就做好抗战疫情一线医护工作人员的心理干预提出指导。
(1)维护安静有序的医疗工作环境,良好有序的医疗环境有助于一线医护人员专注于医疗工作,减轻职业疲劳感。
(2)保证足够的休息时间,维持充沛的工作精力,在医护人员足够的前提下尽可能不采用连续工作状态。工作疲劳会降低心理承受能力,增加心理创伤的易感性。
(3)保持良好的睡眠,良好睡眠有助于恢复生理和心理疲劳,提高机体的生理和心理抗压能力。
(4)面对创伤情景,如患者死亡、同事或自己因防护失误而增加感染风险等情况,如果有人员出现情绪哀伤、不想说话、烦躁不安,或是恶心厌食、心悸不适等早期应激反应症状,建议给予安排休息或适当调正岗位。
(5)促进人员之间的交流,长时间处于隔离区或穿戴防护设备增加了人员交流的难度,要充分利用与他人相处的时间进行交流,或是利用通讯工具进行交流,保持信息沟通和联系有助于提升自我与集体效能感。
(6)给与支持,传递希望。管理者和同事以及亲友之间相互关心、给予支持和鼓励常常能够增强一线医护人员的信心和斗志,及时传递和通报医疗和防控工作的新进展、新成就,让一线医护人员看到胜利的曙光将极大地激发他们的工作潜能。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