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来源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20-02-04 21:35:44
得病后患者一定会致死致残吗?
不少患者已康复出院
冬季正是流感、普通感冒、肺炎等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而新型肺炎的部分症状与普通呼吸道疾病的症状相似,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以发烧、乏力及干咳为主要症状,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及腹泻,重型病例会出现呼吸困难等症状。目前已经有多个医院设立线上免费健康咨询,大家可以在线咨询。
很多人会问“得了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会死吗?经过治疗后会残疾或者留下严重的后遗症吗?”党教授说,得了新型肺炎有可能会死,但病情严重者及死亡者多为老人或有慢性基础疾病者。万一确诊也不要过度害怕,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后治疗费用均由国家承担,到医院后会得到医护人员精心治疗,目前有不少患者已病愈出院。根据治愈患者自述,得病后首先自己不要怕,最重要做好防护,一旦确诊,不要害怕被隔离,保持好的心态,相信医护人员,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该病的本质是病毒性肺炎,同时还需要注意的是即便是普通感冒或是普通的肺炎也是有可能死人的,只是此次患者死亡时间比较集中带给我们的冲击比较大。治疗会致残吗?这一言论的来源是2003年治疗SARS时大剂量使用激素导致股骨头坏死,但由于有了前车之鉴,此次治疗中很少使用大剂量激素,所以股骨头坏死的后遗症出现的几率极低。华商报记者李琳
宅家不焦虑
让老人讲人生故事看长篇小说转移注意力
通过恐怖电影释压练习厨艺学习插花
“减压”大法来了
近日,全国各地纷纷采取严厉措施防控疫情,延长假期、号召市民宅在家中等措施有效阻断了病毒的传播途径,但紧张氛围也给市民带来了心理不适。
有市民因店面无法营业承受损失焦躁,有市民却担心随意开店增加交叉感染风险;不少市民因整日宅在家中无所事事担心变得消极或因与家人久处摩擦增多心情不悦等等,这种种不适如何调节?华商报记者采访了3名心理学专家,为不同群体支招宅家“减压”大法。
交大一附院精神心理科主任陈云春:
不要不停刷手机盯疫情
宅在家≠“瘫”在家
陈云春教授认为,对大多数尚未感染的普通市民,面对出入限制的小区、封闭未知的环境、无法确定是否感染的陌生人以及到处弥漫的压抑气氛,有一些人会出现胸闷、心慌、气短、血压波动甚至月经紊乱等生理现象,以及回避一切场合、冲动、乱发脾气、抽烟、喝酒等行为。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