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作者:中考网整理 2020-02-07 15:22:57
第10把刀:太多的溺爱,使得孩子不能成长。
你以为父母无偿地付出就会有理想的回报?虽然我们付出不图回报。我们要爱孩子,更要让孩子感知我们的爱,不要让爱泛滥,也不要什么都以爱的名义。
随着孩子的越来越大,家长们面临的挑战也会越来越多。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越到高年级,身心的发展对家教水平提出更高要求;
家长不能与孩子一起成长,水平有限、权威下降;
相处时间很少,机会减少,缺乏深度的交流;
新时代孩子的独立意识增强。
但是,不管挑战有多大,对孩子的管教永远是你的事业。因为你是孩子的家长,终身不能辞职不能退休的职务,18岁以前你不管,18岁以后还是来找你麻烦。你后半生的幸福指数就是你孩子的发展状况。
所以我们家长朋友不要只管现在快活,不管孩子,将来烦恼不断,只要孩子过不好,你一辈子就会牵肠挂肚,这就是父母!
第三个问题:开家长会你提前备课了吗?
一般来参加家长会的家长中,有爷爷奶奶参加,也有亲戚代表,妈妈家长多,要特别对当爸爸的能参加家长会点个赞,对夫妻都参加的点个赞。
家长会就是教育者的大聚会,家长是我们老师对孩子教育的合伙人,合伙人不来如何合伙教育你的孩子,对你自己的孩子你就不上心,还能指望别人上心?老师可以上心,但是效果就差远了。
家长要提前备好课,至少完成四个环节:
(1)安排好本职工作,按时参加。如确因工作忙脱不开身,则应向班主任老师说明情况,请假,日后约请老师单独交流,不要错过时机。
(2)赴会前有机会应认真地与孩子谈一次话,带着问题与老师作个别交谈,主动向老师反映孩子的情况,征求老师的意见和建议,把问题、忧虑全部提出来,和老师共同研讨。
(3)认真听取学校领导或老师关于学校情况的汇报,重点领会学校工作的进展和教育的发展趋势,从而明确学校和老师对孩子提出的要求。
(4)回来后与孩子认真谈心,交换意见,与孩子共同研究改进措施,制订下一步努力目标。
教师教学负担重,精力有限,因此,家长要主动与学校取得联系,及时向老师反映和了解孩子表现情况,以便学校家庭共同配合,把孩子教育好。
给家长的四条建议
我们做家长的要注意哪些呢?
01
相信和配合学校老师很重要
教师、家长、学生三者之间的关系就好比一个等腰三角形,三角形下边两角是家长和老师,教师和家长的长度可以决定学生的人生高度。学生是顶点,无论活动的方式还是内容都要围绕学生,以学生为中心,这是我们办学的追求点!
家长不要当着孩子的面,非议老师,非议学校的规定要求。这不利于孩子建立规则意识,会让孩子增加抵触情绪、投机心理。如果家长不尊重教师,你的孩子对老师的尊重也好不到哪里,学习效果也不会好。
我记得我儿子的班主任,第一届当班主任,第一次带特奥班,当时二十多岁,我一直对儿子班主任很客气也很尊重,因为我相信他。我们有的家长朋友瞧不起年轻老师,也不尊重年轻班主任。其实,我们都是从年轻过来的,优秀与年龄不成正比。
我作为家长从儿子上幼儿园开始,就与他的老师密切来往。我知道尊重孩子的老师也是在尊重我自己,同时我在赢得未来。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如果没有整个社会首先是家庭的高度教育素养,那么不管教师付出多大的努力,都收不到完美的效果。学校里的一切问题,都会在家庭里折射反映出来,而学校复杂的教学过程中产生的一切困难的根源都可以追溯到家庭。”
不过,家长可参与教育但不能干预。我反对家长随意指手画脚。我们和家长是教育的合伙人关系,合伙时间就是孩子在校期间。让懂教育的来从事教育。谁都不应该成为弱势群体,但是谁也不能凌驾为强势群体。
当然,家长如果觉得有什么问题,可以与学校交流,但在孩子面前一定维护学校的规定和老师的权威。
我与我的爱人从有孩子就定了规定:
(1)夫妻双方管孩子,只要一个在管,另外一个就不能插,其他人也不准插,不管对错;目的是维护权威;
(2)夫妻双方不能在孩子面前出现激烈争吵,有问题私下解决;目的是孩子有安全感;
(3)夫妻双方不能在孩子面前非议对方的老人,有想法私下交流;目的是孩子尊老孝顺。既然我们是教育的合伙人,我们就要同向同心,信任配合。
02
对孩子的教育要讲究策略
你知道孩子在成长变化吗?你知道孩子现在在想什么吗?你会与孩子交流吗?许多家长在社会在单位能言善辩,但由于不知道亲子沟通技巧,和孩子说不到一起去,坐不到一起去。
多年来我在孩子面前,既有严父的一面,也有挚友的一面。记得2017年元旦我儿子上大学后回来的当晚,我们父子俩平躺在儿子的床上,两个爷们床头胡侃神聊一两个小时,我谈了四个问题:如何把握大学的学业与创业;成绩与活动;恋爱与成家;出国与考研。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