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来源 作者:中考网编辑 2020-02-09 20:29:51
2月8日傍晚,李霖琳(化名)走出河南省鲁山县人民医院传染病医院,久违的新鲜空气扑面而来。
从确诊为新冠肺炎到治愈出院,她在隔离病房度过了惊心动魄的17天,期间甚至因呼吸窘迫而录制过临终视频。作为该县首例治愈者,回顾与病毒的艰难对抗,这个拥有强大意志力的姑娘说:“我才24岁,还没让家人为我骄傲,我不能放弃自己。”
“怎么就轮到我了呢”
因为发烧住进隔离病房时,武汉大学医学专业研究生李霖琳的心情恐慌而无奈,“真的很扯,怎么就轮到我了呢。”
最早出现症状是1月16日。她跟几个同学聚餐完,很快就感觉不舒服,一量体温,37.2℃。她没在意,以为吃得太多,或是喝了红酒的缘故,根本联想不到新冠病毒。毕竟当时公布的病例只有几十个,她也从没去过华南海鲜市场。
之后几天,再未出现任何异状。李霖琳忙着课题和论文,并像往常一样回到河南鲁山的农村老家过年。1月23日中午,刚吃完一碗饺子,她又发烧了,开着空调还觉得冷,钻进被窝,肌肉开始发酸。
“怎么办,是不是中枪了?”她顿时害怕起来,一个人偷偷憋着哭,想不通为什么会这样。此时,全国确诊病例已升至571例,她也早就自觉待在家里,只有晚上出门散散步。
体温38℃,吐的痰透明,带着泡沫。医学常识告诉她,肯定有问题了。李霖琳逼迫自己冷静下来。她擦完痰,叮嘱家人不要碰垃圾桶,都戴上口罩,然后拨打120,告诉对方自己很可能感染了新型冠状病毒。
“那时候心理就有‘负反馈效应’了,越想着严重,越会放大病情。”在救护车上,李霖琳的体温继续升高,一度难受得呕吐——即使在这种时刻,她还记得提好装呕吐物的袋子,直到进了隔离病房才扔掉。
李霖琳是这个小县城里第一个住进隔离病房的,当天就做了全部检查。拍CT,做血常规、转氨酶等各项指标都不正常,和免疫有关的细胞少了很多。次日晚间,“咽拭子检查”结果显示阳性,她确诊了。
“再艰难都不能睡着”
那会儿她反而淡定了。作为医学生,她已料到了结果,年前一起吃饭的同学,后来或多或少都有症状。
入院第二天是大年三十,她以为新的一年一切都会好起来,可半夜12点,她突然感觉呼吸无力,心跳弱了下来。摸摸颈动脉,几乎感受不到跳动,她一下子反应过来:缺氧了!紧张会加剧缺氧,她拼命让自己冷静,并呼叫护士送氧气瓶。
那是她最痛苦的时刻。尽管大口吸氧,胸廓也努力配合、起伏,肺部却像不听使唤一样,刚吸的氧气又直接从嘴巴呼出来了。她眼睁睁看着自己的手和脚都变了颜色,温度也低下来,觉得自己要不行了。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