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作者:中考网整理 2020-02-10 14:07:14
人们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只要多努力成绩肯定比别人好,勤奋未必成功,但不勤奋就注定失败。
但是,为什么有的学生明明很努力,成绩却不好呢?
今天就从老师、学生、家长的视角,和大家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孩子“假努力”,家长“假关心”
今天跟大家探讨这个问题,其实是受了很多人的启发,最先启发我的是班里的一个小女孩,这个小女孩坐在班级第一排,特别乖巧、安静,甚至乖巧到了老师会忽略的地步。但是在一次大考中,她的成绩很不理想。
孩子的爸爸在家长会后找我私聊:“孩子平常很听话,为什么成绩不理想呢?”我也觉得奇怪,就说:“这样吧,咱们再观察一下,您观察家里,我观察学校。”
经过两周的观察,我们发现了这个孩子的问题:
在学校上课时,不管老师在讲课、展示PPT、提问……这个小姑娘都在记笔记,甚至有时候,老师翻PPT比较快,她可以不看本子,只盯着屏幕,然后快速地记下来;
而孩子爸爸反馈的信息是,她每天回到家,就会把自己关在屋子里,用一个非常精致的本子,把白天每一科的笔记再誊写到这本子上,直到深夜。
看到这,大家应该都已经发现了问题所在,看起来,这个小姑娘确实很勤奋、很努力,但事实上,由于方法的不得当,她的行为,就是一种“假努力”。
“伪勤奋”下掩盖的“真懒惰”
郑州外国语中学的董远老师做班主任时,曾在班里60多个孩子中做过一个小调查,她专门抽出一天时间,让孩子们在当天同样的作业量的情况下,记录每个学生完成作业的时间。
结果让人大吃一惊:
完成得快的孩子,仅用了一二十分钟就完成了,完成了之后,还看了一部英文电影。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