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作者:中考网整理 2020-02-10 14:07:14
大段完整的高效率时间的“黄金时间”,是非常宝贵的学习时间,学生可以完成一些高强度的学习任务,例如各科的限时训练(尤其数学、理科科目)、难题的重点突破、复杂问题的深入思考。
“垃圾时间”:低强度的被动学习
碎片化的低效率时间是学习的“垃圾时间”,学生的精神状态欠佳,也没有充足的完整时间去进行深入的思考和学习。此时适合进行一些不需要进行大量思考的低强度学习任务,例如听英语新闻/录音、进行课外阅读、语文或英语的练字、摘抄积累作文素材。
“反馈时间”:归纳、总结、调整、计划
完整的低效率时间是一天当中的“反馈时间”,适合进行对白天所学知识方法的总结、错题的分析与归纳、反思自己的学习计划、思考下一阶段自己努力的方向。
“积累时间”:背诵、记忆、复习、提升
碎片化的高效率时间是一天当中的“积累时间”。“积累时间”适合进行与记忆和积累相关的学习任务,例如巩固英语单词、背诵语文古诗词、熟悉作文素材、背诵文科知识点。
将自己所有的时间进行类型化的划分能够更好地兼顾自己的时间和精力,并且能够根据自己每日的时间安排和精神状态进行灵活的调整。
2.利用好晚自习下课后时间
很多学生晚自习10点下课,到家/到宿舍大约只需要半个小时,除去洗漱和夜宵时间,距离睡觉往往还有1个多小时的时间。由于暂时不会有别的琐事来打扰自己的学习进程,这样完整的时间是非常宝贵的。
如果学生精神状态较好,仍然可以进行一些高强度的学习,比如刷题、限时训练、钻研难题(如一些竞赛生)。当然如果精神状态不好,其实也不必勉强,毕竟白天的学习任务是非常繁重的。
大部分学生的精神状态已经不如晚自习刚开始的时候,或者有可能白天经历了高强度的考试和过量的运动,那么更妥当的学习任务是进行错题整理、方法归纳和学习计划的制定。
这些学习任务虽然不能给学生带来直接收益,但长期坚持下去,总会带来收获。事实上,很多在一轮复习时脱颖而出的学生,都是反馈总结工作做得比较到位。
3.用好临睡前15分钟
临睡前的15-30分钟时间,可能学生已经钻进被窝准备休息。这时候有的学生可能会拿出手机刷个微博刷个朋友圈,或者拿出课外书阅读。如果学生想把这段碎片化的时间利用起来,也可以使用“二八定律”的安排方式。
临睡前的十几分钟,时间相对要短暂一些,没有办法也不可能完成刷题、错题整理等等需要长时间投入的学习任务。
大多数的情况下,学生在临睡前已经神思倦怠,无心学习,再进行高强度的思考和学习已然不现实,这时候可以进行一些不太“烧脑”的学习任务,比如听英语新闻/录音、进行课外阅读、摘抄积累作文素材、练字。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