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作者:中考网整理 2020-02-10 16:14:15
1、淡化孩子的优越感。
告诉孩子“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现在的好成绩是相对于本校本年级本班来说的,同伴中有很多人一样具备实力抑或还有深藏不露的;如果扩大到全区、全市,你的优越感就会大打折扣。何况,学习好、成绩高,只代表考试比别人强,并不表明各方面都好。所以,要多和同学交流,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才能更好地进步。
还有一点很重要,父母不要总拿孩子的成绩、排名来炫耀。
2、增强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对成绩好的孩子,父母要做到“不关心”成绩,即考试后不主动问成绩,看到成绩单不必表现出很开心的样子,也不必有什么特别的表扬、奖励……减弱对于成绩的关注度。一旦哪次孩子有些失误、失常,反倒应该多关注,但这个关注不是去批评、责备,而是帮孩子找原因、总结经验教训,并要顺势告诉孩子不能永远一帆风顺、保持不败,偶然的失败与挫折算不了什么,只要从中总结经验就是了,大可不必沮丧、焦虑、烦恼。
3、不给孩子无谓的压力。
稳定的心态是中考取胜的基础,对于成绩好的孩子来说,这点更加重要。对这样的孩子,自然不需要父母过多地督促学习,甚至要适当为他们减压:不要把眼光仅仅放在成绩和排名上;不要因为一两次的成绩不稳定而焦虑不安,或将自己的紧张情绪传递给孩子;针对中考目标学校选择、志愿填报,父母首先要做到以平常心对待,避免犹豫不决、患得患失,遵从孩子的意愿,选择适合孩子的学校,以免给孩子带来更大的困扰和压力。
家长经验
我的孩子刚刚走过中考,我的总结是:
1、重视初一、初二至初三上的日常学习。学好学校的课程,让孩子保持在一定水准。这样的好处是让大人和孩子心里都有一点底,其次说明该掌握的内容已没什么大漏洞,后面复习的压力就没那么大。
2、在完成正常学业的基础上,让孩子多看各类课外书,既拓宽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也能提升思维的活跃程度。我们中考前除了长篇小说禁看外,其它书只要想看均可。
3、临考前的心态肯定重要,问题是如何才能达成好心态。到初三下学期会遇到如何做准备都预料不到的困难,所以我会第一时间强调前期的日常学习的重要性,起码在学业上让人少操点心。可以将更多的精力用来应付后面层出不穷的状况:因反复复习出现的厌学状况啦、中考孩子-老师-家长群中互相传染的焦虑情绪啦、中考政策的既复杂又多变啦、学校的签约啦、志愿的填报啦、与叛逆又焦躁的考生如何沟通啦等等,估计每年每家都会碰到些不同问题。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