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作者:中考网整理 2020-02-17 16:17:21
另一方面,九年义务教育和就近入学原则使得孩子在小升初的时候并没有经历很大的升学压力,更多的时候是家长在挑学校。然而,九年级就不一样了,分流考试、重点高中之争是每个孩子都必须面对的一次重大抉择,要想进入好的学校,只能靠成绩说话。
鉴于这两个原因,孩子们会自加压力,班级里,每一个孩子都会为自己定一个竞争对手,暗暗和自己实力相当的同学比赛。
2.家庭压力
孩子压力的形成和家庭有着直接关系,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所以家长对孩子的要求特别高,期望很大。有的家长总是向孩子灌输“你是我们家的未来和全部”“我们家的未来就全靠你了”这样的思想;
有的家长对孩子的考分极为关注,孩子考得好久喜笑颜开,考得不好轻则训斥,重则动手打。过于严肃的家庭气氛、焦虑的父母也是孩子焦虑情绪滋生的诱因。
3.社会压力
无法了解社会人才需要的方向,对人才的认识较为片面、单一,认为一旦达不到预期目标就会被社会所不容,于是心里就会产生恐慌感。
方法一:
不问成绩、只说“孩子,无论如何,父母都爱你”(在这些家长的眼中,成绩的好坏是衡量孩子成才与否的唯一标准。孩子成绩好,将来大有前途;成绩不好,就意味着孩子未来的人生注定失败。如果你再把成绩看得比什么都重,那么面临的结果则可能会让你更加失望,甚至绝望。所以,父母要多给孩子一些关爱和支持,包括言语与肢体的支持,比如说“孩子,不要太累”,“孩子,无论如何,父母都爱你”,比如多抱抱孩子,让他觉得父母的爱就在身边。)
方法二:
对孩子要有期望值,但期望值不能过高(为什么对孩子要有期望值呢?因为孩子的自我约束能力毕竟要差一些,需要有人帮他树立目标并且促其前进。在很多情况下,父母的期望也可以化作孩子奋发向上的动力。)
方法三:
告诉孩子,“条条大路通罗马”(当孩子因为巨大的压力而对自己失去信心的时候,家长不妨告诉他“条条大路通罗马”,要想取得成功,除了学习之外,还有别的路可以走,以此来缓解孩子的压力。)
对待即将升学的孩子,家长应该遵循这样一条原则:对孩子要有期望值,但期望值不能过高。
三、人生走向最为重要的抉择期
由于九年级的孩子还不具备正确做出抉择的能力,因此,在孩子人生第一个重要的十字路口,家长一定要把好关,帮助孩子做好人生的第一道“选择题”。
方法一:
无论如何,都要让孩子继续读书。为什么要孩子继续读书,主要从以下几点考虑:
1.16-20岁,是孩子人生最好的知识积累期。2.孩子无任何技能,会被生活所累。3.孩子会从自信变得自卑。4.孩子会变坏。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一直居高不下,而在这些案件中,犯罪者大多是些没有上学、在社会上混的人。如果这些人能多受些教育,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学习上,也许就不会有这么多的违法事件发生了。
方法二:
高中还是中专--根据孩子的成绩和兴趣而定。
四、青春期问题集中爆发的高危期
九年级是孩子青春问题集中的爆发的高危期,孩子身上出现的问题,有时候会让家长有无能为力的挫败感,在无法教育的情形下,家长选择了退缩。7-8年级仅是青春期问题的一个酝酿期,而九年级则是集中爆发期。
孩子在7-8年级有厌学倾向,到了九年级,则彻底厌学了;孩子在7-8年级对异性有好感,到了九年级,则真正早恋了;孩子在7-8年级有逃课、打架的行为,到了九年级,此种现象变得更为普遍......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