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Modal
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中考报考 > 教育动态 > 正文

居家防疫眼疲劳?中医专家教你怎么办

来源:网络资源 2020-02-21 21:11:41

中考真题

智能内容
  居家防疫期间,大多数人手机不离身,时刻关注疫情防控最新进展。用电脑、用手机的时间变久,此时,你是否感觉在看手机或者电脑屏幕时,眼前变得模糊,而且无法看近、看远地自由转换,盯着屏幕看久了,还会觉得双眼刺痛、干涩、流泪、肿胀,甚至出现头痛,无法集中注意力——这些很有可能是视疲劳的症状。
 
  什么原因导致视疲劳?
 
  中医认为,“肝开窍于目”,唐代孙思邈撰著《千金要方·七窍门》:“其读书、搏弈等过度用目者,名曰肝劳。”目受肝血滋养而能视,用眼过度,劳瞻竭视,暗耗精血,则出现肝劳,目受血不足,则出现视物模糊、干涩疲劳等症状。
 
  1.全身因素。在现代的快节奏生活中,随着人们学习、工作上的压力增大,亚健康人群越来越多,全身问题如神经衰弱、身体过劳等,这是视疲劳常见的病因之一,此外,甲亢、高血压、更年期、睡眠不好等都容易出现视疲劳。
 
  2.饮食不均,营养缺乏。微量元素的摄入量不足也会引起视疲劳。通过对视疲劳人群和正常人群血清微量元素对比分析,发现,微量元素钙、铁、锌、铜的含量与视疲劳相关。
 
  3.过度用眼。随着电子设备的研发和普及,手机、电脑等伴在你左右,形影不离,导致现在用眼过度情况十分普遍。如近距离视物、长期伏案、阅读习惯不正确等,这些本身就会导致眼部出现问题。当长期近距离用眼时,为聚焦看清物体,眼睛会不断变换焦点,睫状肌长期处于收缩状态,引起过度集合、调节,睫状肌的疲惫会导致相应的神经疼痛。
 
  4.眼屈光异常。当患有远视、近视、散光、花眼时,看远看近时眼睛都需要动用很大的调节力,更容易得视疲劳。
 
  5.光照强度。学习环境的灯光照明与视觉活动有密切关系,环境与纸张的亮度对比越大,越容易引起视疲劳。如光照不足或过强,光源分布不均匀或闪烁不定,注视的目标过小、过细或不稳定等。
 
  视疲劳有什么危害?
 
  1.视觉障碍。近距离工作或阅读不持久,出现暂时性视物模糊或重影。
 
  2.屈光异常。长期视疲劳会导致屈光异常,如近视、散光等。对于没有近视的人来说,当出现视疲劳症状时,要警惕近视的发生,视疲劳可能是近视发生的早期征兆。而对于已经近视的人来说,近视和视疲劳是相互影响的,得了近视的人更容易出现视疲劳,而视疲劳又会加重近视的发展,形成一个恶性的循环。
 
  3.眼部不适。眼胀、眼痛、眼干、眼烧灼感、眼痒、眼异物感、畏光、流泪及眼眶疼痛。
 
  4.眼表疾病。慢性结膜炎、麦粒肿、霰粒肿、睑缘炎等。
 
  5.全身症状。乏力、易疲劳、头晕、头痛、记忆力减退、严重者出现恶心、呕吐、焦虑等其他神经症状。
 
  居家防疫期间怎么防视疲劳?
 
  对因治疗是防视疲劳的要点,在此之前必须明确病因。因此,消除病因疗法是治疗视疲劳的关键。比如,对于各种原配镜不准确或尚未进行屈光矫正的患者,要准确验光配镜;对于双眼视功能异常者,要相应的功能训练或者眼位矫治;对于有精神心理因素的患者,必须先进行相关精神心理治疗和疏导;对于某些眼病者及时给予相应治疗;对于其他全身因素,需及时转诊等等。
 
  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1.视近过后要远眺。用眼30-40分钟后要远眺10分钟,缓解肌肉痉挛,防止视疲劳。
 
  2.不要近距离用眼。读书写字时,要做到一拳一尺一寸。看电脑时,保持背部挺直,俯视电脑屏幕越15-20度,与屏幕距离保持50-70cm。看手机时,尽可能与眼睛平视,手机距离眼睛不要太近。
 
  3.做眼保健操。不仅在学校要做,在家也要坚持做眼保健操,穴位要按准,时间要足时,力度要足量。
 
  4.加强体育锻炼。居在家里也可以进行体育锻炼,如瑜伽、跳绳、踢毽子等,保持身体健康,心情舒畅,提高免疫力,中医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5.多吃蔬菜少油腻。多吃富含维生素C、叶黄素、维生素A、维生素B等可以营养眼睛的食物。比如玉米、胡萝卜、南瓜、菠菜、西蓝花、紫薯、葡萄等。
 
  6.保持阅读环境光线适中。环境光照最好和阅读纸张或手机屏幕亮度一致,睡觉前不要在黑暗的环境中看手机,夜晚可以调低手机的对比度,防止手机屏幕过亮引起视疲劳。
 
  7.保持良好的作息,不要熬夜。熬夜伤身又伤眼,尽量不要熬夜,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规律。
 
  如果症状严重难以改善,需及时就医,用药治疗。
 
  爱护自己,保护视力,守护光明,特殊时期,居家不外出,打赢防疫狙击战,也要防止视疲劳危害眼睛!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4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4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