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作者:中考网整理 2020-02-24 10:15:22
03
上网课还没几天,网上已经涌现出了各种各样的吐槽:老师吐槽被直播逼疯了、家长吐槽被上课折腾惨了,而我却最先收到了儿子的抗议。
“学校8点开始上课,你们7点多就把我叫起来,自己再去睡回笼觉,晚上我写作业到九点多,你们都看完2集电视剧,边看还边冲我吼‘快点写’……做小孩子真可怜。”
听完这番话,我跟孩子爸爸惭愧至极。
不知不觉中,我们竟然成了孩子学习成长路上最大的绊脚石。
大人抱着手机刷剧、拍抖音、打游戏,却要求孩子练字、看书、写作业;
大人宅在家里睡懒觉、打扑克、玩闹聊天,却要求孩子做家务、多运动、好学上进。
这怎么可能呢?
最近,有篇火爆全网的文章,里面写到:“读书的终极目的就是成为钟南山、李兰娟那样的人”。朋友圈里,不少家长都在转发这个文章,可是有一位妈妈的评论让人醍醐灌顶:
“都想培养出钟南山院士那样的孩子出来,可扪心问问,我们能成为钟老父母那样的人吗?看看我家那位天天玩手机、打游戏的,我就知道没啥指望……”
在一个记录片里,钟南山院士回忆了关于“父亲”的故事,读到这个故事,我才知道,钟南山之所以能成为钟南山,是必然的!
以下是他的自述:
“
我父亲75岁的时候想写一本书,当时母亲也去世了,我便劝他不要写了。
父亲说:“不写,让我干什么,等死么?”
此后,父亲去图书馆,最早去,最晚回来。当时,父亲的眼睛不太好,双眼有复视(一个东西看成两个),他便常常捂住一个眼睛来写,写累了就换捂另外一个眼睛来写。
就这样,用手一点点写了40多万字的《儿科的症状学》。
这是一个75岁、患有眼疾的老人,最平凡也最不凡的举动,也是他给孩子孩子最宝贵的精神财富,影响着他余生的每个日子。
所以,今年84岁的钟南山还奋战在一线。
钟院士说:“学习是我最重要的事,因为遇到的问题很多都是未知数。”在他的生活里,门诊看病要学,科研更要学,今天要学,明天还要学!
孩子是家庭的一面镜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导师,他最可能的成长方式就是“复制”自己的父母。
所以,你想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先做什么样的父母,给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以身作则。
如果我们自己不是好学上进的父母,却要求孩子废寝忘食,这几乎是不可能的。
学习这条路上,父母先行,孩子才能紧跟其上,有一个好的榜样,胜过千万句耳提面命。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