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家长帮社区 作者:思与考 2020-03-04 20:07:42
如何读懂记叙文
1、记叙文的段落层次结构
文章的层次结构(表达顺序)就是文章内在的逻辑关系和作者的行文思路。主要有三种:
时间顺序:按事情的发生、发展来组织材料。
空间顺序:即是按事物空间结构的顺序来说明,或从外到内,或从上到下,或从整体到局部来加以介绍。
逻辑顺序:按照材料的性质或者是作者的认识过程和情感变化来组织材料。
划分段落层次要注意掌握以下几种方法:
⑴按时间先后划分。以时间先后为顺序的记叙文,使学生宜抓住表示时间发展变化的关键词语,分出不同阶段,从而划分出段落层次。如《海滨仲夏夜》一文,就是按时间的推移划分段落的,全文描述了五个画面,依次为夕阳落山——晚霞出现——启明星升起——灯光出现——夜色加深——夜深。
⑵按地点的转换划分。有的叙事文章所描述的事情不是发生在同一地点,对于这类文章,学生可以从地点转换入手来划分段落层次。如冰心的《小橘灯》,按地点的变换可分为四部分:①第一段,叙述在“重庆郊外一个公乡所楼上”发生的事;②第二段,叙述在“小姑娘家”的情形;③第三段,叙述“我回到公乡所的朋友家”后的交谈;④交代离村后的情况。
⑶按描述内容的角度划分。一些记叙文,描述对象不是单一的,而是变化的,所以可按描写对象划分段落层次。如朱自清的《春》是从三个不同角度来写“春”的:①盼春;②绘春;③颂春。在“绘春”一部分,又写了五个不同对象:风、花、草、雨、人,所以可将该部分分为五个层次。
⑷按思想感情的变化划分。有的记叙文以人物思想感情的变化为线索,从感情的变化点我们可以找到划分段落的依据。如杨朔的《荔枝蜜》,全文以作者对蜜蜂的感情变化为线索:不喜欢蜜——想去看蜜蜂——赞赏蜜蜂——想变成蜜蜂。这正是划分课文段落的依据。
⑸按总——分——总的结构特点划分。相当一部分记叙文,都有总、分、总的结构特点,据此可将文章划分为三大部分,如《谁是最可爱的人》,第一部分总写,概括赞美战士;第二部分分写,从三个角度,以实例描述总写来“赞美”战士;第三部分收篇总结,再次赞美战士。
2、概括记叙文的各段段意要准确地概括出段意。首先要抓住表明文章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数在段首或段末,个别也有在段中的。其次,有些段落没有中心句,这就要抓住贯穿全段文章的中心思想,一段文章说明什么,叙述什么,议论什么,总要围绕着一个中心意思。我们细读全段文章,仔细体会各句的含义以及句子与句子之间相互关系,也不难概括出段意来。
概括段意的有效方法有以下三种:⑴摘句法:摘出文段的中心句;⑵概括法:概括文段的主要意思;⑶联合法:有些文段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重要意思,就要把这些意思连接起来,概括出联合段意。
3、把握关键词语的深刻含义,把握文章中关键词语,对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分析人物性格具有重要作用。对于关键词语,应注意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
⑴结合具体语言环境,借助上下文去推测、判断语语的含义。
例如:①“我用儿童的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狡猾”本是贬义词,含有“诡计多端”的意思,为什么要用在一个孩子身上呢?联系上下文的语境,则知这是贬义词褒用,用以形容儿童天真顽皮的神态,从侧面表现了蔡老师对孩子的爱。②“东京也无非是这样……”如果不联系上下文,很难确定这句话的意思,可能误解为指东京的风光与中国的差不多,或误以为作者指在东京的清国留学生跟国内学生差不多,都盘辫子。如联系上下文,可知作者来东京控求救国救民之道,而看到清国留学生花开酒地不学无术的丑态,十分失望,此句正是表达了作者的这种情绪。
⑵试用同义或近义词语替换作比较,理解词语的含义。
理解得对不对,还可通过朗读体味,通过工具书来查证。例如:“在一个孩子的眼睛里,他的老师是多么慈爱,多么公平,多么伟大啊。”理解“慈爱”的含义,可用近义词替换的办法。把“多么慈爱”换成“多么可爱”不行。“可爱”表示值得爱,“慈爱”除“可爱”的意思外,强调“像慈母一样的爱”的意思,用以写老师的爱更恰当。
⑶注意句中隐含的意思(即言外之意)。
例如:“我只觉得我四面有看不见的高墙,将我隔成孤身,使我非常苦闷。”《故乡》“高墙”是比喻说法,这里既包含着作者对故乡的失望,也包含着和故乡人们(闰土、杨二嫂等人)的隔膜,而造成这种隔膜的原因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等级观念,而这正是作者悲哀的所在,也是小说主题所在。
4、理解句子的含意及其作用
当分析一句话时,主要从两个角度从分析:
⑴内容:句子在内容方面主要包括两点:一是字面上的意思;二是蕴含在句子里的深刻含意。
⑵结构:在分析句子在结构上的作用时,一定要特别注意句子在文章中的位置,一般说来,有三种:
开头:开篇点题,渲染气氛,总领全文,点明题旨,或表达与主旨相关的某种感情;也有的是开启或引起下文,为故事的情节发展作铺垫;设置悬念,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
中间句子的作用结构上:文章中间的句段连接着上下文,所以有承上启下(概括上文某一内容,引起对下文的什么内容的叙写)或承接上文或引起下文的作用,并为故事的情节发展作铺垫。内容上要联系中心回答。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