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中考历史 > 正文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自主学习资料(3)

来源:网络资源 作者:中考网整理 2020-03-09 14:09:08

中考真题

云分校


  元朝参照中原历代王朝的统治方式,逐步确立了君主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

  1、在中央,设中书省(掌管全国的行政事务)(不用背:相当于今天的中央人民政府,即国务院),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分管各项政务;设枢密院(负责全国的军事事务,调度全国的军队);设御史台(负责监察事务)。

  2、在地方,把山东、山西、河北称作“腹里”(不用背:相当于今天的首都北京及周边地区),直属于中央的中书省;在其他地区又设置了10个行省,在行省之下,设置路、府、州、县。这一地方的行政区划与管理制度,被称为“行省制度”(又称“行中书省”)。

  三、元朝对边疆地区(台湾、西藏)的管辖

  1、目的:为了对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治理。

  2、对台湾的管辖:在澎湖列岛设置了澎湖巡检司,负责管理澎湖和琉球,这是历史上中央王朝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

  3、对西藏的管辖:设宣政院直接统辖,从此,西藏正式成为中央直接管辖下的一个地方行政区。

  第12课   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一、繁华的都市生活

  1、北宋时的开封、南宋时的临安、元朝的大都,都是当时世界上著名的大都市。

  2、在北宋的开封,最为繁华的是大相国寺,每月举行多次庙会。

  3、热闹的瓦子:

  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北宋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叫做“瓦子”。瓦子中圈出许多专供演出的圈子,称为“勾栏。南宋临安的文化娱乐业更为发达。

  4、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杂剧,杂剧形成于宋代,元朝建立后,元杂剧在以大都为中心的北方地区兴盛起来。

  5、今天的传统节日如春节(放鞭炮、贴对联等活动)、元宵节、中秋节等,在宋代都有了。

  二、宋词

  词是一种新体诗歌,句子有长有短,也称长短句,便于歌唱。词在唐朝时已经出现,经五代到两宋,得到很大发展,成为宋代主要的文学形式之一。

  三、元曲

  元朝戏剧空前发达,出现了元曲。元曲包括散曲、杂剧和南戏等。元代最优秀的戏剧家是关汉卿,代表作是悲剧《窦娥冤》。

  与关汉卿齐名的杂剧家还有马致远、郑光祖、白朴、王实甫等。关汉卿、马致远、郑光祖和白朴四人,在明代以后被誉为“元曲四大家”。

  第13课   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一、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传播

  1、印刷术的发展

  我国在隋唐时期发明了雕版印刷术,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宋代的印刷技术有了新的突破,这就是活字印刷术的问世。

  2、印刷术的发明

  活字印刷术是由北宋时的匠人毕昇发明的。他用胶泥刻字,然后用火烧制,使字模变硬。到了元代,著名的科学家王祯在《农书》中对木活字技术作了系统的总结并有所创新,发明了转轮排字法。元朝中期,出现了铜活字印刷。

  3、活字印刷术的传播

  活字印刷术对人类文明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13世纪时,活字印刷术传入朝鲜,之后传到日本及东南亚地区,又经丝绸之路传到波斯,后来经过蒙古人的西征等途径传人欧洲。

  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1、指南针的应用和传播

  汉代时人们利用天然磁铁做成指南工具,称为“司南”。宋代开始用人造磁铁制成指南的工具。北宋末年,中国的海船上开始使用指南针,乘坐中国海船的阿拉伯商人将指南针传到阿拉伯国家,后来又传到欧洲,大大促进了世界远洋航海技术的发展。

  2、火药的应用和传播

  唐朝时,中国人已发明了火药。到宋代,火药开始运用到军事领域。元朝还用金属作筒,取代竹筒,发明了火铳,这比以前的突火枪威力更大。

  中国的火药和烟火在13世纪传人阿拉伯地区,14世纪初又经阿拉伯人传到欧洲。中国发明的火药和火器传人欧洲后,对欧洲的火器制造和作战方式产生巨大影响,推动了欧洲社会的变革。

  三、发达的中外交通

  与前代相比,宋元时期的中外交通有了很大的发展。宋代由于航海技术的进步,南方的海上贸易频繁,海路交通发达。元朝建立后,陆路和海路交通的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创了中外交通的新局面。

  1、陆路交通:古代著名的陆上丝绸之路,在宋元时期成为通往西方的交通要道。宋代驿站比较发达,元朝统治区域辽阔,为了加强同各地的联系,修建了覆盖全国的陆路交通网,建立了四通八达的驿站。元代的陆路向西通往波斯、阿拉伯及俄罗斯等欧洲国家,使东西方的使臣、商人往来非常方便。

  2、海路交通:宋元时期造船和航海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初步掌握了潮汛、信风、气象的规律。当时,海上交通发达,海外贸易繁荣。宋代的海路形成了多条航线,可通往日本、高丽、东南亚、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远至波斯湾及东非海岸。元朝时,海上交通范围有更大的拓展,海上丝绸之路进入鼎盛时期。宋代时与中国有贸易关系的国家和地区有五六十个,元代时达到140多个。

  四、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交流

  陆路和海路交通的畅通,使中外经济、文化和科技的交流进一步发展起来。元朝在中央设置了回回司天监、回回药物院等机构,来自伊斯兰地区的天文历法、医药等方面的科技人才受到朝廷的重用。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4课   明朝的统治

  一、明朝的建立

  1368年,朱元璋称帝,建立明朝,定都应天府(今江苏南京),他就是明太祖。随后,明军攻占大都,结束了元朝对全国的统治。

  二、朱元璋强化皇权

  (一)政治方面:从地方到中央全面改革官制,以强化皇权。

  1、在地方:废行中书省,设“三司”,直属中央。朱元璋还先后分封诸子为王,驻守各地,监控地方,巩固皇室。

  2、在中央:废丞相、撤中书省,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向皇帝负责。

  (二)司法方面:设立厂卫特务机构。

  为监视官民,朱元璋设立锦衣卫,掌管侍卫、缉捕、刑狱诸事,保护皇帝,镇压官民。后来,明成祖设立东厂。这两个机构合称“厂卫”,成为皇帝的耳目和爪牙。

  三、科举考试的变化

  1、原因:明朝提倡尊孔崇儒。

  2、范围:考试题目来自于“四书”“五经”。考生对题目的解释,必须是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

  3、要求(文体格式、段落划分):八股文。

  4、危害:八股文内容生疏,形式呆板,又脱离实际,严重禁锢了人们的思想。它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的工具,使应试的人被录取后成为皇帝旨意的顺从者。

  四、经济的发展

  1、农业的发展:明代引进了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马铃薯、花生和向日葵等。

  2、手工业的发展:苏州是明代的丝织业中心。景德镇是全国的制瓷中心,所产的青花瓷器,造型多样,花纹优美,畅销海内外。

  3、商业的发展:明朝的商品经济相当活跃。北京和南京是全国性的商贸城市。明朝还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徽的徽商。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

  一、郑和下西洋

  1、西洋地理概念:文莱以西的东南亚和印度洋一带海域及沿岸地区称为“西洋”。

  2、郑和下西洋的目的:

  明成祖称帝后,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示中国富强”,同时也用中国的货物去换取海外的奇珍。

  3、郑和下西洋的经过: 从1405年到1433年,郑和率船队7次下“西洋”,规模之浩大,在世界历史上前所未有。郑和的船队先后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4、郑和下西洋的意义

  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网,为人类的航海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二、戚继光抗倭

  1、倭寇(元未明初,时人称日本为“倭寇”)

  2、倭患(明朝中期,倭寇猖獗,时称“倭患”)

  3、戚继光抗倭经过: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到东南沿海抗倭,南下浙江。1561年率军在浙江台州九战九捷歼灭倭寇一万多人。此后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使东南沿海的倭患基本解除。

  4、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反侵略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民族英雄和爱国主义者。

  第16课    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一、科技名著

  1、《本草纲目》——明代,李时珍,医药学家。这是一本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这本巨著,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并广为流传到国外,被翻译成多种文字。

  2、《天工开物》——明代,宋应星,科学家。这是一本科技巨著,对我国古代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技术进行了全面的总结,并广为流传到国外,被翻译成多种文字。《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农政全书》——明代,徐光启,农学家。《农政全书》全面总结了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作者关于农学的创新研究成果,是明代末年一部重要的农业科学巨著。

  二、明长城和北京城

  (一)明长城:东起辽东、西至嘉峪关,总长万余里。长城是一个完整的军事防御体系,同时又成为各民族交往的纽带(我们今天所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代修筑的)。

  (二)北京城:明朝的北京城是在元大都的基础上,经过大规模的扩建和改造发展起来的。后明朝明成祖朱棣(dì)进行大规模扩建,并正式迁都北京。

  明朝北京城有宫城、皇城、内城和外城。宫城即紫禁城(今称故宫)。北京城的建筑,以宫殿为重点,其中最为雄伟壮丽的是紫禁城,是北京城的核心,也是当时世界上最宏大、最辉煌的皇家建筑群。

  三、小说和戏剧

  (一)小说

  明朝时,最著名的是长篇章回体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

  1、《三国演义》——元末明初,罗贯中。这部小说以三国的史实为基础,充分利用文学手段,生动地描写了魏、蜀、吴三国之间政治、军事和相互交往上的各种矛盾冲突,也反映了人民群众要求统一的强烈愿望。是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我国最为流行的长篇历史小说之一。

  2、《水浒传》——元末明初,施耐庵。书中以官逼民反为主题,揭示了从皇帝到各级贪官污吏的丑恶嘴脸,描写了宋代梁山泊各路好汉反抗官府压迫的武装斗争,通过生动、曲折的故事情节,成功地塑造出一批个性鲜明的英雄形象。《水浒传》运用白话描写故事进程和人物性格,洗练明快,生动传神。

  3、《西游记》——明代中期,吴承恩。这是一部富于浪漫主义色彩的神话小说,描写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艰难历程,突出刻画了胆大艺高、爱憎分明、满怀智慧的孙悟空这一神话英雄。作者运用大胆的想象和夸张的笔调,勾画出神奇光怪的情景,抒发了铲除邪恶势力的愿望。

  (二)戏剧

  《牡丹亭》——明朝后期,汤显祖。他是当时最负盛名的戏剧家。这部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神奇的爱情故事,有力地批判了吃人的封建礼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

  第17课    明朝的灭亡

  一、政治腐败与社会动荡

  政治腐败,朝政的混乱,造成中央对社会的控制力不断下降,土地兼并严重,致使大量农民流离失所。

  二、李自成起义推翻明朝

  李自成率领农民起义军进入中原以后,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1643年,李自成率军攻入西安,建立政权,国号大顺。

  1644年,明朝末帝崇祯在绝望中自缢(yì)。统治长达276年的明王朝,最终被农民起义推翻了。

  三、满洲兴起和清兵入关

  1、满洲兴起

  明朝后期,活动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女真族不断发展壮大。

  1616年,努尔哈赤统一了女真各部,建立政权,国号大金,史称后金(不用背:不与之前学习的金朝是同一个民族,为了加以区分,史称“后金”)。

  努尔哈赤死后,皇太极继位,继续进攻明朝。1635年,皇太极改族名为满洲;1636年,改国号为清。

  2、清兵入关

  驻守山海关的明军将领吴三桂降清,引清兵入关,并与清军联合夹击李自成的军队。李自成在山海关交战失利,退回北京,随机离京西行,转战各地,最后失败。

  第18课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一、清朝对全国的统治(措施)

  政治制度: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维护政治大一统。

  思想文化:继续推崇儒家学说,继承历代文化传统。

  二、郑成功收复台湾和清朝在台湾的建制

  1、荷兰侵占台湾(1624年)

  2、郑成功收复台湾

  1662年,收复被荷兰殖民者占据了达38年的台湾,重新回到祖国的怀抱。郑成功是我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3、统一台湾

  1683年,清军打败郑氏,台湾归入清朝版图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4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4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