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捷导航 中考政策指南 2024热门中考资讯 中考成绩查询 历年中考分数线 中考志愿填报 各地2019中考大事记 中考真题及答案大全 历年中考作文大全 返回首页
您现在的位置:中考 > 中考备考 > 中考复习 > 中考历史 > 正文

知识汇总丨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要点精华版(3)

来源:网络资源 作者:中考网整理 2020-03-10 14:28:19

中考真题

智能内容


  6.五四精神主要内容是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其中爱国是核心。

  7.1921年,中共一大在上海(后转移至浙江嘉兴南湖游船)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8.中共二大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

  9.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专题十一 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峙

  【时代特征】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共两党经历了首次合作与分裂。

  1.国共合作:1924年至1927年,国共两党实现第一次合作,进行北伐战争,促使革命高潮的到来,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2.国共对峙:为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中国共产党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红军长征的胜利开创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知识网络】

  【核心考点】

  1.国民党一大召开,标志着国共合作的正式建立。国共第一次合作成果:创办黄埔军校,进行北伐战争;国共第二次合作成果: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2.北伐战争的目的是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北伐的胜利进军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3.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标志是蒋介石、汪精卫发动反革命政变。

  4.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于1927年,张学良“改旗易帜”后,南京政府名义上统一全国。

  5.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发动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南昌被称为“军旗升起的地方”。

  6.八七会议上毛泽东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论断。

  7.秋收起义失利后,毛泽东建立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8.1928年朱德和毛泽东在井冈山会师后创建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9.中国共产党探索出的正确革命道路是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10.四渡赤水,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巧渡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

  11.1935年1月召开的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12.长征的胜利,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13.长征精神的核心内涵是不怕牺牲、不怕困难。

  专题十二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时代特征】

  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经过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取得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

  1.野蛮侵略: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加紧侵略中国。1937年日本制造七七事变,发动了全面侵华战争。南京大屠杀充分暴露了日本帝国主义凶恶残暴的侵略本质。日本侵华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的灾难。

  2.全民族抗战: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七七事变后,国共两党共赴国难,中国军队先后取得了台儿庄战役和百团大战的胜利。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3.伟大意义:中国抗战胜利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重新振兴的转折点,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知识网络】

  【核心考点】

  1.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十四年抗战的开始、开始了局部抗战)

  2.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逼蒋抗日。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历史作用是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1937年7月7日,日军发动七七事变(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4.国共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民族抗战,最终取得抗日战争胜利。

  5.1937年12月13日(国家公祭日)开始,日军制造南京大屠杀,屠杀30万人以上。

  6.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有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李宗仁指挥,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武汉保卫战、第三次长沙会战。

  7.平型关大捷和彭德怀指挥的百团大战是敌后战场的典型战役。

  8.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

  9.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台湾回到祖国怀抱。

  10.实现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决定性因素。

  11.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巨大贡献。

  专题十三 解放战争和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时代特征】

  1.解放战争

  自1945年8月重庆谈判开始,到1949年渡江战役的胜利,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反对国民党的内战政策,进行了艰苦斗争,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

  (1)政治较量:国共两党重庆谈判,签署了“双十协定”。重庆谈判表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和平诚意,使蒋介石发动内战处于被动地位。

  (2)民心较量: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赢得了民心,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3)军事较量: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转战陕北、孟良崮战役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大反攻的序幕;三大战役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渡江战役国民党政权垮台。

  2.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中国由传统社会向近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经济结构、社会生活和思想文化各个方面也发生了相应变化。

  (1)民族工业曲折发展:19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洋务运动的刺激下,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出现,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进入“短暂春天”,涌现出张謇等著名实业家。但在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压迫下,民族工业的发展艰难曲折。

  (2)社会生活: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尤其是辛亥革命后,社会生活发生巨大变化。

  (3)教育的发展:中国近代的新式教育也发生了变革,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教育史上的一件大事。

  【知识网络】

  【核心考点】

  1.国民党进行重庆谈判的本质是假和平真内战,国共签订的文件是“双十协定”。

  2.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目的是尽一切可能争取国内和平,揭穿蒋介石假和平的阴谋。

  3.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揭开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进攻序幕的是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4.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人力、物力保障。

  5.标志着国共主力军队决战,最终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的是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

  6.被喻为“关门打狗”,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是辽沈战役。

  7.被誉为“用小推车推出来的”,奠定解放长江以南各省基础的战役是淮海战役。

  8.被喻为“瓮中捉鳖”,解放华北的战役是平津战役。

  9.为解放南京发起的战役是渡江战役。

  10.1949年4月23日南京解放,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权垮台。

  11.解放战争中,中国共产党迅速胜利的主要原因是得到人民的支持。

  12.提出“实业救国”口号的清末状元是张謇,他开办的工厂是大生纱厂。

  1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在辛亥革命之后,因封建制度受到冲击而得到发展;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由于帝国主义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从而发展并进入“短暂春天”。

  1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特点:整体水平落后;主要在轻工业部门;集中在沿海沿江大城市。

  15.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社会习俗发生变化,体现了自由平等的思想。

  16.1905年,清政府拟定《奏定学堂章程》,废除沿用1 300多年的科举制度。

  17.中国近代第一所由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是京师大学堂,创建于戊戌变法时期。

  主题十四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与巩固

  【时代特征】

  1949年10月至1952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巩固时期。

  1.成立: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启了中华民族发展的新纪元。

  巩固:(1)政治上:西藏和平解放;(2)军事上:抗美援朝;(3)经济上:土地改革。

  【知识网络】

  【核心考点】

  1.1949年10月1日,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国人民站起来了。“站”的含义:人民当家做主。

  3.新中国成立的筹备会议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4.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巩固政权采取的措施有西藏和平解放、抗美援朝和土地改革。

  5.1951年,西藏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6.1950—1953年,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奔赴朝鲜作战,涌现出邱少云、黄继光等英雄人物,中国人民志愿军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7.中国人民志愿军的精神: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8.抗美援朝的意义:为我国的经济建设赢得一个相对稳定的和平环境,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9.1950年,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进行土地改革。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1952年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10.土地改革的意义:(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2)农民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3)巩固了人民政权。(4)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恢复和发展。(5)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专题十五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时代特征】

  1953-1976年,是我国开始探索社会主义道路时期。这一时期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在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也出现了严重失误。

  1.制度的确立:

  (1)工业上: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我国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2)政治上:1954年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的颁布,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3)制度上: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我国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2.道路探索:

  (1)良好开端: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2)严重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十年“文化大革命”。

  (3)建设成就:初步形成了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

  【知识网络】

  【核心考点】

  1.社会主义制度确立的物质基础是“一五”计划;法律保证是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建立标志是1956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2.第一个五年计划从1953年到1957年。实施背景是我国工业水平很低,基础薄弱,门类不全。

  3.“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4.“一五”计划的完成使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5.“一五”计划工业建设分布的特点:地域上主要在东北地区,行业上主要集中在重工业。

  6.“一五”计划的成就有: “一桥、二铁、三藏、四厂”(武汉长江大桥;宝成、鹰厦铁路;川藏、青藏、新藏公路;鞍山钢铁公司无缝钢管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

  7.1954年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标志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确立,这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8.国家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三大改造,完成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化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1956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9.我国对农业和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加入生产合作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是实现公私合营,采取的政策是赎买政策。

  10.1956年召开的中共八大是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良好开端。

  11.1958年开始的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以及1966—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是社会主义探索的失误。

  12.英模人物有铁人王进喜,党的好干部焦裕禄,解放军的好战士雷锋等。他们身上体现了艰苦创业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

  13.“文化大革命”十年(1966—1976年)使我国民主法制和国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深重灾难,拉大了中国同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

  专题十六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时代特征】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这一时期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找到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

  1.决策“特色”:十一届三中全会,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转移,“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变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2.实践“特色”:

  (1)对内改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村);国有企业改革(城市)。

  (2)对外开放:

  3.理论“特色”: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知识网络】

  【核心考点】

  1.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奠定思想基础。

  2.十一届三中全会内容:思想上: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政治上: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3.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是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端。

  4.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获得大发展。

  5.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的活力。1992年,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6.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它被称为一夜崛起之城)。

  7.建立经济特区的作用:引进外资,学习先进的技术和管理经验,扩大就业率,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8.我国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

  9.2001年12月,中国成为世界贸易组织的成员。

  10.邓小平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11.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入新阶段。

  12.党的十二大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三大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初级阶段经济发展三步走战略。

  13.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分别在中共十五大、中共十六大、中共十八大、中共十九大上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14.习近平提出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基本内涵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15.“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即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0年时,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16.“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17.新的发展理念: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

  专题十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时代特征】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方面成就斐然。

  1.民族团结。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民族政策,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生活水平都有了很大的发展。

  2.祖国统一。改革开放以来,在“一国两制”方针指引下,香港、澳门回归祖国,海峡两岸的关系有很大发展,促进了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知识网络】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中考网微信
    ID:zhongkao_com

  • 欢迎扫描二维码
    关注高考网微信
    ID:www_gaokao_com

  • 欢迎微信扫码
    关注初三学习社
    中考网官方服务号

热点专题

  • 2024年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题目汇总
  • 2024中考真题答案专题
  • 2024中考查分时间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分数线专题

[2024中考]2024中考逐梦前行 未来可期!

中考报考

中考报名时间

中考查分时间

中考志愿填报

各省分数线

中考体育考试

中考中招考试

中考备考

中考答题技巧

中考考前心理

中考考前饮食

中考家长必读

中考提分策略

重点高中

北京重点中学

上海重点中学

广州重点中学

深圳重点中学

天津重点中学

成都重点中学

试题资料

中考压轴题

中考模拟题

各科练习题

单元测试题

初中期中试题

初中期末试题

中考大事记

北京中考大事记

天津中考大事记

重庆中考大事记

西安中考大事记

沈阳中考大事记

济南中考大事记

知识点

初中数学知识点

初中物理知识点

初中化学知识点

初中英语知识点

初中语文知识点

中考满分作文

初中资源

初中语文

初中数学

初中英语

初中物理

初中化学

中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