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作者:中考网整理 2020-03-10 14:30:47
英法再次发动侵华战争的根本原因:西方列强不满足既得利益,企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英法在俄美支持下分别 “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为借口,对中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
人物
中,俄,美,英,法
内容
时间
1.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外国商城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等特权。(沿海到沿江)
2.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1858年
承认《天津条约》有效
增开天津为商埠
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赔款额也大幅增加
《章程善后条约》中被迫承认了鸦片的合法性。
1860年10月----火烧圆明园
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影响
第二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更多主权,英国法国美国等西方侵略势力由东南沿海一带深入到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占领中国北方大片领土。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北京条约》 1860年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
金田起义:前期: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韦昌辉,石达开
后期: 洪秀全,陈玉成,李秀成,洪仁玕
流程:金田起义—永安封建—定都天京—西征北伐—天京事变—天京陷落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武装起义。
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
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天京,作为都城.
《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社会。
失败原因:《天朝田亩制度》主张在小生产的基础上。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是不可能实现的,实际上也没有实行。
积极作用
反映农民要求,废除封建土地所有制,平均社会财富的强烈愿望。
洪仁玕《资政新篇》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
结果: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践。人物:陈玉成,李秀成。
太平天国起义遭到华尔率领的洋枪和李鸿章率领的淮军的抵抗和反扑。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影响
沉重的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
内部(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外部(直接)原因:中外反动联合绞杀。
第4课 洋务运动
近代化开始的标记
启示:
1.对外:积极吸收外来先进文化。
2.对内:改革要彻底。
3.青少年:要有创新精神。
背景: 内忧:太平天国运动阶级矛盾激化。 外患:列强侵华,进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意义: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目的: 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的统治。
评价:1.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对外国资本的入侵起到一定的抵制作用。2.是一次失败的封建统治者的自救运动。
人物代表: 中央-----王奕? 地方:曾国潘、左宗棠、李鸿章、张之洞
近代工业:机器生产
资本主义工业: 机器生产+雇佣关系
19世纪60—90年代
洋务派的措施
曾国潘
安庆内机械所
洋务派新立的第一个军事工业
李鸿章、曾国潘
江南制造总局
当时规模最大的近代军事工业。
左宗棠
福州船政局
远东第一大船厂
1.军事工业。口号:“自强”
李鸿章
轮船招商局
近代第一轮船公司
张之洞
汉阳铁厂开平煤矿湖北织布局
中国第一个近代化钢铁厂
2.民用企业。目的:辅助军事工业。口号“求富”。开平煤矿+湖北织布局。
3.培养人才。洋务派还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和军事人才,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京师同门馆: 中国第一所新式学堂。
作用:培养新式人才,推进近代教育发展。
4.建立新式海陆军
陆军 1. 19世纪60年代:建立新式洋枪队.2.1875年,清政府任命地力主收复新疆的左宗棠为钦差大臣3.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海军: 1.筹建新式海军2.19世纪80年代南洋,北洋和福建、广东等海军初步建成。(北洋舰队规模最大。)3.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和台湾行省。
第5课 甲午中日战争与瓜分中国狂潮
(1894~1895)
启示: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领土和主权完整,提高综合国力,不忘国耻,奋发图强。
直接原因:镇压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 根本原因:日本企图侵略中国,称霸世界。
1894年是农历甲午年,所以这场战争被称为 “甲午中日战争”。
英雄人物:左宝贵
当时日本国情:对内:明日维新 对外:大陆政策。
黄海海战: 北洋舰队----吉野号(日本)
英雄人物:邓世昌 结果:日本获得制海权
辽东战役: 一:渡鸭绿江,占领九连城等地,直逼辽阳。
二:从辽东半岛登陆,直取大连,旅顺。
威海卫战役:丁汝昌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旅顺大屠杀 英雄人物:徐邦道
标志: 1.甲午中日战争清朝战败。
2.洋务运动失败。
第6课 戊戌变法
(由表及里 器物→制度)
性质:是一次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
公车上书 1894年春
背景: 政治:《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意义:轰动京,沪(上海)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马关条约》
割地
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