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作者:中考网整理 2020-03-11 18:08:46
(2)原因:为了集中革命力量,建立统一的革命组织。
(3)时间:1905、8
(4)地点:日本东京
(5)政治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
(6)总理及机关报:孙中山;《民报》
(7)性质: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8)意义:使全国资产阶级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的和明确的奋斗目标,大大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2、三民主义:
(1)人物:孙中山
(2)发布:《民报》
(3)内容:“民族”(就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民权”(创立民国)、
“民生”(平均地权)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4)意义: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第9课辛亥革命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萍浏醴起义:
(1)时间:1906年冬
(2)人物:刘道一、蔡绍南
(3)结果:失败
(4)意义:同盟会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虽然失败,但是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2、安庆起义:
时间:1907年夏
人物:徐锡麟
结果:失败;浙江绍兴策应,秋瑾遇难。
3、广西起义:
时间:1907年
发动者:孙中山、黄兴
结果:失败
4、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
时间:1911年4月
领导者:黄兴
结果:失败,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意义:革命党人的不屈不挠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的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三、武昌起义(辛亥革命)
1、时间:1911年
2、地点:武昌
3、主要力量: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4、结果:胜利,成立湖北军政府,黎元洪为都督。
5、影响: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6、辛亥革命意义:它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7、正确评价辛亥革命:既有成功的一面(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又有失败的一面(袁世凯窃取了辛亥革命胜利果实,建立起北洋军阀的统治。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第10课中华民国的创建
一、中华民国的建立(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1、背景(原因):革命形势的发展要求有一个统一的中央政府。
2、时间:1912年1月1日,1912年即民国元年(民国的算法用1912年-_1911=1年;公元的算法用民国年数+1911例如:民国8年+1911=公元1919年)
3、地点:南京。
4、领导者: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黎元洪副总统,成立临时参议院。
5、意义(影响):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二、袁世凯窃取革命果实
1、背景:武昌起义成功后,湖北军政府和清朝内阁总理大臣袁世凯交涉,力图通过和平方式实现共和;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孙中山表示如果清帝退位,袁世凯赞成共和推举袁世凯继任临时大总统。(资产阶级的软弱、妥协,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2、过程:
(1)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
(2)1912年2.13孙中山辞职,2.15临时参议院选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3、结果: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的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开始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1912.4—1926.7)
三、《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颁布时间:1912年3月
2、颁布者与制定者:孙中山;参议院
3、性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4、内容:
(1)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2)国民不分种族、阶级、宗教信仰,一律平等;
(3)国民有人身、居住、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及请愿、考试、选举、参证等自由和权利;
(4)参议院行使立法权,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行使行政权并负其责任,司法独立等。
5、意义:肯定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和民主自由原则,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
第11课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一、二次革命
1、暗杀宋教仁:
(1)原因:袁世凯就任后,为建立独裁统治,破坏责任内阁制,宋教仁组成国民党并在第一届国会选举中占优势。
(2)袁世凯重金收买宋教仁不成。
2、事件: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宋教仁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
3、背景:“宋案”后,袁世凯遭到国内舆论的谴责。它武力镇压国民党,罢免由国民党人担任的江西、广东、安徽三省都督,并派兵南下
4、领导者:孙中山、黄兴
5、结果:被袁世凯镇压。
6、失败原因:国民党力量涣散。
二、袁世凯复辟帝制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3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