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资源 作者:中考网整理 2020-04-13 17:46:26
5.环境描写作用(包括社会环境、自然环境)
(1)自然环境:环境特点+渲了某种气氛+烘托了人物的某种心情,推动情节发展。
(2)社会环境:为某种人物活动/故事发展设置了背景。预示人物的某种命运。
6.语言品味与赏析
命题角度:
(1)修辞手法(比喻、排比、拟人)
(2)词语用法(动词、副词、形容词)
(3)描写方法(语言、动作、神态等)
(4)内容上:蕴含了某种人生哲理
从两方面入手:
(1)先评价写作特色、语言特色,如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手法
(2)再评思想内涵,即阐明这一句表达了什么观点,以及带给你的感受
答题方法:
(1)辨析句子所运用的修辞及作用。修辞手法的一般作用﹢对象﹢特点
① 比喻:形象生动地写了某个人物/事物的某种特点;
② 拟人:赋予了主体以人的性格(思想)、感情和动作),更形象地写出了人物/事物的某种特点;
③ 排比:增强语势,增强文章的节奏感,强调+具体内容;
④ 夸张:突出了人物/事物的某种特征,揭示本质,给读者以鲜明而强烈的印象;
⑤ 设问:自问自答,引起读者思考,提高阅读兴趣,强调了+具体内容;
⑥对比:突出了人物/事物的某种特点。
(2)句子的描写手法及作用。 写出了人物(对象)+性格(事物)特征
方法运用:描写手法+生动形象写了某种人物(事物)的某种特点。
(3)词语的理解与赏析:
词语本意+句子内容(语境)+写出人物(事物)什么性格(特点)
7.重点句子内涵
命题角度:
(1)理解句子的含义;
(2)理解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
(3)分析句子所表达的情感(或思想、或人物的个性特征)。
答题方法:
一般从两方面分析:内容上从句子表达的含义和与主题的关系分析;
结构上应从总领全文、承上启下、前后照应、为下文作铺垫、推动情节发展、点题、总结上文等作用的角度去分析。
(1)哲理句:告诉了我们某种道理/让我们体会到了作者的某种情感;
(2)主旨句:抒情议论句,全文总结句:这个句子起到了点题、总结全文、首尾照应+点明中心、升华主题的作用;
欢迎使用手机、平板等移动设备访问中考网,2024中考一路陪伴同行!>>点击查看